北方的天儿渐渐凉了,又到了宝宝腹泻高发的季节。医院检查,医生都会该诉你宝宝是轮状病毒感染,那么轮状病毒感染是什么?宝宝秋季腹泻该怎么办?又该如何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是什么?后果严重吗?
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其引起的肠炎又称“秋季腹泻”。寒冷季节的婴幼儿腹泻80%由病毒感染引起,在病毒性腹泻中以轮状、病毒肠炎发病率最高,症状较重。其次有星状病毒、杯状病毒科的诺沃克病毒等。
轮状病毒可引起小肠上皮细胞的斑样损伤,黏膜受累导致肠绒毛被破坏。双糖酶的活性下降,可导致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下降,渗透压增加分泌增多,形成水样腹泻。
轮状病毒肠炎为自限性疾病,一般于后良好,自然病程3~8天,少数较长。但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不过,近年来有报道说轮状病毒感染可能侵犯多个脏器,产生神经系统症状,如惊厥等,还有患儿出现血清心肌酶谱异常,提示心肌受累等,都需要引起家长们的注意。
秋季腹泻高发,是怎么传播的?
秋季腹泻的传播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传染性强,容易感染的人只需要10个病毒就可感染,并医院迅速传播。
感染后可产生抗体,特异性抗体可长时间存在,但有无保护性还未能肯定。被感染的人的粪便每克可以包含超过亿个有传染性的病毒颗粒;而其中只要10颗到颗就可以借由传播而感染另一个人。
轮状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其对外界环境抵抗力比较强,耐热,室温下能存活7个月,50°C加热1小时,病毒的形态结构无变化,在-20°C的环境中亦可以长期存活,加之它很难被胃酸破坏,所以易引起传播。
秋季腹泻有哪些症状表现?
秋季腹泻的潜伏期为1~3天,多发生在6~24个月的婴幼儿,4岁以上儿童少见。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没有明显感染中毒症状。
发病初期1~2天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呈“三多”现象,即量多、次数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
秋季腹泻期间,孩子怎么吃饭?
宝宝秋季腹泻期间要根据不同情况调整饮食。婴儿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要采取清谈易消化饮食,如米汤、米粥、稀释牛奶或脱脂酸奶等。忌食生、冷、油腻食物。同时鼓励孩子多喝水。
还要注意的是不要禁食,要继续给孩子喂奶,可把粥、面条等改成米汤,并且在米汤中加少许食盐。暂时停用部分辅食,如肉、蛋、菜、水果等,等腹泻减轻再开始食用,但停食辅食时间不要过长,一般3天以内。
秋季腹泻怎么预防?
(1)要给宝宝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勿食生、冷食物,喝开水,要做到饭前、便后洗净手;外出旅游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和安全;父母处理完患儿大便后也要彻底清洗手部和被粪便污染过的物品,以免造成粪—口传播。
(2)餐具(菜板、刀叉、榨汁机、各种容器等)用后晾干,用前清洗、消毒。
(3)冰箱内放置的宝宝的食物要用干净的容器放置。必须煮沸后食用。
(4)不要因为天气转冷,怕宝宝受凉而紧闭门窗,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能够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5)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正常饮食,保持丰富的营养,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助于预防肠道传染病。小婴儿提倡母乳喂养,增强小儿体质。注意保暖,应根据天气变化来增减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