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北京重返高原,中通小哥成为当地快

在金川干快递挣钱,不光靠吃苦,也看运气。

在当地人眼里,地处川西北高原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四川阿坝小城金川县,山岳高耸,气候条件恶劣,一年只有两个季节:一个是“冬季”,另一个是“大约在冬季”。

同时,美丽的金川县,也是梦想中的诗与远方。在这里,聚居着藏、羌、回、汉等14个民族,品尝酥油茶,领略藏传佛教文化,湖水碧蓝,牦牛成群,苍茫天地间,任凭白驹苍狗、浮云过隙而风情不变。

作为土生土长的金川人,金川中通网点负责人卢英强祖祖辈辈就生活在这里。在他儿时的记忆里,金川偏安一隅,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车马很慢,邮件很远。

“在金川干快递,确实很不容易。”站在年的岁尾回望7年的来路,卢英强早已接受了这条路该有的坎坷,那些艰难的选择,那些非议,那些所谓的“不可能”,都不是能把他揪回原地的理由。

在他乡还是回故乡?

年,北京。那一年,18岁的卢英强,投身浩浩荡荡的“北漂”浪潮。

正值朝气蓬勃的年纪,他迫切地想要在北京成就一番事业,他想成功,想成为从大山深处走出去的那个人。他说:“我祖祖辈辈都在金川,那里很美也很穷。我要去北京,带爸妈去故宫、去长城,在北京给他们买一套大大的房子……”

理想很丰满,奈何形势比人强。爱折腾的卢英强,在北京他奋斗了7年,日子过得平平淡淡,也一点一点定型。忙碌的工作节奏、日益缩小的生活半径,让他渐生退意。

年,在朋友和家人的撺掇下,他回到四川。后来几经周折,听闻干快递前景不错,出于好奇与谨慎,他做了很多调研,事后回想,“几桩美事”摆在面前。

首先是离家近,身边都是熟悉的家人和朋友,这让卢英强觉得亲切,他喜欢这种家的感觉。其次是看好快递行业的发展,对于经历了大城市快递行业蓬勃发展的卢英强来说,快递行业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比如快递下乡、农村电商、农产品上行……这些业务场景在偏远的金川还是雏形,让他心中有一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期盼。

基于这些思量,年,卢英强加盟了金川中通,开启了“快递创业”。

坚持还是放弃?

遗憾的是,预期中的火爆场面并没有来临。

创业初期,一连6个月,每天只有不到10票件的惨淡场景把卢英强惊到了,心想快递再难干也不至于落魄至此。“在北京攒的钱都花得差不多了,过年的时候连孝敬父母的钱都拿不出来。一直在亏损,很多次都想放弃,但又不知道除了干快递还能干些啥。”回想起当初的窘境,无奈也好,心酸也罢。“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我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做好!”卢英强都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或许自我安慰的成分更多一些。

金川的快递之所以难做,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情况多变,风险难以把控。金川地处高原,平均海拔在米以上,高的甚至达到了米。地广人稀,山高谷深,道路崎岖,外面的货物运进来很不容易,且时常伴随着雨雪、塌方、落石等危险。恶劣的天气、严峻的交通情况,都让这里的快件派送时效很难保障。

此外,金川中通网点成立时间相对较晚,并不具备先发优势,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不比一线城市低。“金川全县人口才7万多,基本上没什么电商大客户,想要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大家都拼了命似的在抢客户。”人口基数低、电商发展潜力有限,业务拓展遭遇瓶颈,于是,价格战自然被赋予了太多的期望。

随着行业竞争愈演愈烈,金川网点不可避免地卷入到这场战役中,但卢英强清醒地认识到,这对当时的金川中通来说,不是好事。

做重还是做轻?

彼时的金川快递市场,尚是草莽时代,群雄并起,要想突围,就需要敢想敢干、勇于争先,方能闯出一条新路。

“要想和别人不一样,就必须要有自己特色,才能拉开差距。”换言之,金川网点要真枪实弹地和同行竞争。过去几年,在同行的凌厉攻势下,金川网点开始低调布局。

自力更生

以往,为了摊薄成本、降低风险,金川大部分快递网点的货物运输都依靠第三方物流车队,“大家干快递的时效和服务基本都差不多,时效上不去,服务品质日益趋同,根本没有核心竞争力。”卢英强率先醒过味来,他认为,只有具备足够的灵活度,才有足够的实力去市场中分一杯羹。

年,卢英强果断买了第一辆货车,自跑往返马尔康至金川线路。这辆车对金川网点来说意义不小:通过自跑运输,不仅稳定了时效,提升了服务品质,还有一点附带红利,那就是借助于自有车辆,金川中通可以加强与本地快递物流企业的联系,帮他们带货。

进村进厂

在快递“进村、进厂”方面,金川网点也不遑多让,做起了排头兵。

金川因沿河诸山有金矿得名,除了黄金,这里还有另一种特产──梨花。也正是因此,金川素有“中国雪梨之乡”的美誉,以金川一枝花——“金花梨”享誉全国。

在当地的一家雪梨膏厂,此前由于经营不善,经历过“自跑物流”后,成本上升、销路不畅、多次转手等一系列事件,使这家雪梨膏厂深陷困境。了解这一情况后,卢英强主动上门,把自身的优势和能提供的时效服务一一作了介绍,凭借着差异化的服务优势,在试运行一个月后,现在这家雪梨膏厂是金川网点的固定大客户,每天都能发多票件。

“每天早上他们就把车开到厂区,帮助我们装货,售后方面也帮忙打理,不仅帮我们省了不少成本,也能将货物更好更快地运出去。”谈及与金川网点的合作,雪梨膏厂负责人称赞道。如今,在金川中通密切配合下,来自雪域高原的金川“金花梨”走向了五湖四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金川中通的成绩让人侧目,只是其在农村的布局,依然还有一些待解决的痛点,比如农产品上行和农村配送这两块难啃的骨头。

“金川很多农村更加偏远,大雪漫天,路也不好走,虽然目前大部分已经覆盖,但想要全面渗透农村地区,金川网点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这也是明年发力的重点。”在卢英强看来,金川农村地区农特产品丰富,全面拓展农村市场,助力当地农产品走出大山,可谓趁热打铁。

决胜末端

尽管金川网点现在发展还不错,但仍存在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末端是卢英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yishang.net/fxjc/122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