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最佳最好的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bdfyy/
过年本是合家欢庆的时候,深圳一个家庭却永远失去了他们的孩子……一岁零9个月大的巧巧(化名),医院,初步诊断为急性腹泻病,不料第二天突发抽搐症状,最终未能抢救成功,大年初七晚宣告死亡。
巧巧的诊断书上有一项为“轮状病毒肠炎”。据悉,3岁以内的婴幼儿最易感染此病!这种病初始症状与普通感冒无异,极容易被忽略……轮状病毒肠炎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转给各位爸妈,莫让悲剧再现!
1岁9个月的巧巧,2月8日还和家人去了深圳欢乐谷玩,13日急性腹泻后病情突然恶化。
呕吐后输液治疗出现抽搐症状巧巧年5月出生,是家中独女,今年一岁零9个月大。据巧巧爸爸叶先生说,巧巧身体健康非常活泼,也没有生过病。今年春节,一家人没有回老家,而是在深圳过年,大年初五晚上,巧巧有呕吐现象,第二天早上9点多,巧巧又出现呕吐症状,于是便将巧巧送到了住所附医院。
经过检查,巧巧初步诊断为“急性腹泻病”,处理则是输液治疗。门诊病历末还注有“家长应密切观察的事项”,称若出现高热、呼吸急促、头晕、呕吐、抽搐等任一种症状,应立即复诊。
巧巧的母亲陈小姐称,13日下午2点多回到家中,巧巧便一直躺在床上,曾喂食了一些粥及白开水,但巧巧仍然呕吐,“吃什么吐什么,一个晚上没睡,一直翻来覆去,一直吐……”不过当晚,医院复诊,第二天也就是14日早上,巧巧出现抽搐症状,两医院。
门诊病历显示,巧巧于14日10时50分医院复诊,就诊前1小时出现抽搐1次,持续时间有5分钟,后自行缓解。经检查,巧巧被初步诊断为“急性腹泻病”、“口腔炎”及抽搐查因是“热性惊厥”。
病历单还显示,医院根据患儿病情建议住院治疗,但家属拒绝。对此陈小姐则表示,当时医院很近,有医院。
随后,医院的儿科进行输液治疗,但在输液过程中,巧巧突然又出现抽搐症状,医院的住院部进行治疗。叶先生称,14日下午15时30分许,巧巧出现抽搐、口鼻冒白沫现象,后医生紧急抢救,下午5点多巧巧心跳还复苏过,但到了晚上19时,最终还是没抢救过来。
巧巧的诊断书
最终还是未抢救过来(图片由家属提供)
病情为何变化这么快?医院提供的巧巧的病历显示,“死亡诊断”项列有8项,分别为:1.“呼吸心跳骤停”查因为:1.感染性相关脑病?脑疝、颅内出血?2.休克3.严重混合型酸中毒,4.消化道出血5.应激性高血糖6.DIC7.轮状病毒肠炎并轻度脱水,8.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巧巧从出现呕吐症状到就医输液治疗、再到复诊,前后约莫两天时间,不料却就此离世,这让叶先生及陈小姐难以接受。他们认为,医院方在救治过程中存在过错。
病情为何变化的如此之快?医院庄姓医生表示,死亡诊断中“感染性相关脑病”及“脑疝、颅内出血”需要尸体解剖才能确查。
医院表示,如家属对死因或医疗行为有异议,建议先申请患儿尸体解剖以查明死因,同时向第三方鉴定机构申请医疗损害过错责任鉴定,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该医院另一位张姓医生则表示,“小孩有这个特点,就是病情变化比较快,另外一个,我们现在也有很多不可知的因素,根据后面病情变化,推测可能有肠道感染所相关的脑病……这个病变化快,一旦转化到这种情况下,救治难度是非常非常大……”
这个病春季是高发期,家长要留心!!巧巧的诊断书上有一项包括“轮状病毒肠炎”。据悉,3岁以内的婴幼儿最易感染,这种病最先是从上呼吸道进入,初始症状与普通感冒无异,极容易被忽略。
轮状病毒有两个传播途径:一是由粪到口,即直接或间接接触患儿粪便后,将病毒由食物带入口中;二是空气传播,即患儿粪便中的病毒扩散到空气中,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
在出现感冒症状之后2、3天之后,轮状病毒的特征就显现出来,患儿开始出现腹泻。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少数还会并发肠套叠、胃肠出血、脑炎。
进入春季,轮状病毒又到了高发期,下面这些症状请家长留心!
轮状病毒肠炎有哪些症状?●起病急,病初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呕吐现象,持续2~3天,多数病人有发热,体温多在38℃~40℃之间,持续1~4天。
●病后2天出现腹泻,大便每日10次左右,水样或蛋花汤样,呈黄绿色或乳白色。
●腹泻重的孩子可出现轻、中度脱水,由于腹泻时电解质损失较少,所以脱水常为等渗或偏高渗。
●腹泻多在病后4~7天自愈,少数孩子腹泻可持续20多天。有少数病人会发生猝死,这可能与并发心肌炎有关。
●如果腹泻、呕吐次数增多,精神萎靡,小便偏少,医院就医,到医院化验大便,医生会根据化验结果进行治疗和纠正脱水。
预防病毒感染注意事项●母乳喂养:小婴儿最好母乳喂养。由于母乳中富含免疫球蛋白,有助于增强婴幼儿胃肠道的免疫能力。
●注意饭前便后洗手,家长在与孩子接触时,也要格外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
●妈妈每次给宝宝换尿布后、喂奶前、冲奶前、给宝宝喂饭前都要洗手,母乳喂养的妈妈应将乳房擦洗干净;人工喂养的婴幼儿奶瓶、餐具、玩具等应充分消毒;同时应注意宝宝卫生,勤换衣服,勤洗手。
●炊具、餐具也要注意及时清洁消毒,特别是孩子的餐具卫生更应注意。更要严把孩子食物关,不吃生冷食物。
●远离传染源:公共场所人流量较大,携带病毒的人较多,应少去人员密集场所;出门时最好戴口罩;开窗通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家里有人生病时时,及时治疗,注意隔离,小儿可戴口罩,避免被传染。
●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及早治疗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微量元素缺乏、铅中毒等慢性疾病。
来源:综合南方都市报、杭州日报、南方新闻网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