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吃西瓜、喝冷饮,很多人又要体验一把“拉肚子”的酸爽。
频繁跑厕所的你,可能不会选择就医。其实,腹泻是一种危险的疾病,一不小心就会牵出癌症。
“拉肚子”也会出现致死
我们常说的“拉肚子”,在医学上被称为腹泻。腹泻的判断标准是,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克,或含未消化食物、脓血、黏液等。
腹泻作为一种广泛的流行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腹泻的致死率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之后,高居各种疾病死亡率的第四位。
除了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腹泻患者还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发热、便中带黏液、脓血以及里急后重等。
严重或持续腹泻,还可出现头晕、心慌、口干、尿少、乏力等脱水表现,甚至出现电解质失衡、心律失常、休克等。
由于排便规律每个人都不一样,从一天3次到3天一次都可视为正常范围,因此,腹泻的症状很容易被忽视,很多人也不重视腹泻,来医院以后,都已经发展到严重的程度。
5种拉肚子需要及时就医
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急性腹泻病程小于3周,超过3周则为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常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可以是散发的,也常有暴发的。腹泻患者出现大便带血,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粪便检查有红细胞、白细胞,常提示感染性腹泻。
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
非感染性腹泻:一来由于受凉,胃肠道受寒冷刺激后蠕动加快,进食的水分和食物来不及消化吸收;二来由于进食过多,难以消化,数次排便后一般可自愈。
慢性腹泻可能是器质性疾病、功能性疾病,可涉及多个系统,需要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腹泻轻症患者,可在家中治疗,继续清淡饮食,最重要是防止脱水。如果口干、尿量比平日减少即存在脱水,轻者可口服米汤加盐、糖盐水、口服补液盐。
以下5种腹泻,必须尽快看医生。
1、急性腹泻,伴有频繁呕吐、发热、剧烈腹痛,或伴有头晕、心慌、口干、尿少等脱水表现者。
2、急性腹泻,48小时内未见缓解者。
3、腹泻伴有黏液血便者或黑便者。
4、慢性腹泻,但同时具有结直肠息肉或胆囊切除术病史,或结直肠癌家族史的患者需要警惕。
5、既往长期便秘患者,近期出现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出现腹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