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宝宝为什么会腹泻需要断奶吗

我听到很多妈妈跟我讲,宝宝一吃母乳就拉肚子,一吃奶粉就好,所以没办法只能断奶喂奶粉,过了段时间之后宝宝又经常积食、便秘,肠胃不好,就觉得自己的宝宝很难带。听到这样的事我真的觉得很可惜,其实真的不是你的宝宝难带,而是由于你错误的认知导致你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母乳宝宝为什么会拉肚子?

生理性腹泻

这是最常见的情况。以往有一种错误的说法叫了几十年,叫做母乳性腹泻,其实这种说法就是错误的。母乳宝宝大便稀、次数多,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母乳中有个成分叫做母乳低聚糖,它是一种益生元,能够使大便更稀,容易排出,还能促进肠道益生菌的定植,维护肠道菌群平衡。正是有这种成分,母乳具有缓泻作用,这种缓泻作用不但对宝宝的身体没有坏处,反而是有很多好处的,比如能够减少胃肠负担,让宝宝肠胃更舒服,还能促进体内胆红素的排出,减轻新生儿黄疸等。其实我们传统的很多退黄疸的方法,比如喝银花甘草水,黄连水,医院用得特别多的茵栀黄颗粒等,其实它们是什么原理,无非就是让宝宝一泻千里,让体内的胆红素通过大便排干净。其实大多数新生儿黄疸哪里需要吃药干预,宝宝的身体里已经有这个调节机制了,就是需要多吃妈妈的奶,多喝多拉,让胆红素随着大便排出来。

而且母乳喂养是一个有菌喂养的过程,母体的益生菌通过哺乳进入的宝宝的肠道,由于宝宝的肠道非常稚嫩,第一次接触某些细菌的时候,可能无法识别这些细菌,反而把它当成有害菌通过腹泻的方式排出来。但就是在这样循环往复的适应过程中,益生菌逐渐定植在肠道,肠道菌群逐步趋于完善,人体的免疫系统就是这样逐渐建立起来的,这就是获得性免疫。

所以母乳宝宝大便偏稀,次数偏多,从一天3,4次到一天十几次,如果没有伴随其他不舒服,那都是一种正常现象,只要宝宝体重增长正常,精神可以,能吃能睡,没有脱水的表现,就不能认为是腹泻,更不能把母乳宝宝的大便和奶粉宝宝或成年人的大便去做对比,就认为宝宝是不健康的。

那为什么吃奶粉后就能拉出成型的大便呢?

因为奶粉是燥化的粉剂,会吸收大便中的水分,使大便趋于成型,但这也不是更健康的标志,反而会让宝宝错过了母乳的许多好处。

有妈妈问我,宝宝都拉到屁股烂了,还不用止泻吗?

你得知道,宝宝屁股烂不是因为腹泻导致的,而是拉的次数过多之后,没有及时清洁小屁屁,或者清洁不当,导致肛门反复受到摩擦和刺激导致的。比如过度使用纸巾、湿巾,没有用清水洗屁屁,洗完没有晾干,没有用护臀膏等。要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不是让母乳背锅。

除了正常情况下的生理性母乳性腹泻,还有几种不太正常的母乳宝宝腹泻,其实都是可以调整的,不需要断奶喂奶粉的。

1.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宝宝不能分泌足量的乳糖酶去消化母乳中的乳糖导致的,比如每天拉肚子高达十多次以上,大便酸臭,肚子咕噜咕噜叫,放屁多,经常肠胀气肠绞痛(哭闹的时候,两手握拳,两脚直蹬,脸憋得通红,喂奶也安抚不了),有这些情况就要怀疑乳糖不耐受,可以通过大便酸性试验确诊。

乳糖不耐受处理方法很简单,可以在哺乳前给宝宝吃乳糖酶,就可以得到缓解。

那用不用添加益生菌呢?

可以不用!因为正常状态下母乳喂养的宝宝不缺这点益生菌,其实是有点像安慰剂的作用。如果觉得补充点益生菌又没坏处,那就加吧,建议选择含有双歧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的益生菌,这两种菌在卫生部公布的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内,尤其是鼠李糖乳杆菌对于治疗腹泻和缓解肠绞痛有特异性的作用。

注意:小月龄宝宝应选择OTC药品(急性期)或带蓝帽子的保健食品(平时调理)的益生菌,而不是益生菌固体饮料哦。

保健食品认准蓝帽子标志

OTC药品标志

非常不建议换无乳糖奶粉!因为乳糖是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尤其对于大脑的发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类为什么这么聪明,也是跟人类的乳汁中有大量乳糖有关的。长期缺少乳糖摄入会影响神经发育!

2.牛奶蛋白过敏

母乳中有过敏物质,这是由于妈妈吃了某种对宝宝来说过敏的食物,导致乳汁中含有这种致敏成分,而不是宝宝对母乳过敏,所以妈妈们不要因此就怀疑自己的奶有问题,只要妈妈停止食用这种对宝宝过敏的食物就可以了。这种情况对于父母或兄弟姐妹有过敏病史的宝宝要特别注意。

最常见的就是牛奶蛋白过敏,因为大多数中国人是属于农耕民族,我们的祖先并没有像游牧民族一样喝牛奶的传统,所以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生率还是很高的。如果妈妈吃了乳制品之后,宝宝就出现严重的腹泻,大便有奶瓣,血丝,甚至有湿疹、咳嗽、哮喘这些过敏症状的时候的时候,就提示宝宝可能有牛奶蛋白过敏了。

需注意的是过敏的症状可大可小,有些严重的过敏是致命的,但大多数过敏可能连外在过敏表现都没有,仅表现为消化道的症状,那就很难被发现,我们可以通过检查血清IgE确诊。

一旦确诊牛奶蛋白过敏,妈妈和宝宝必须禁食所有奶制品,不只是不喝牛奶这么简单,还包括禁食所有其他动物的奶,包括酸奶,含乳饮料,含奶的蛋糕、面包、曲奇,奶油,芝士,奶酪,奶茶,包括一些益生菌、乳糖酶、乳铁蛋白、钙片等保健品,在选购这些保健品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有没有含乳清蛋白、脱脂乳粉等成分,是不是从牛奶中提取的,有没有加奶粉作调味剂。

牛奶蛋白过敏需警惕“隐形奶”

需要注意的是,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大概率也会对其他蛋白过敏,比如鸡蛋、海鲜、肉类、坚果、大豆等,这就需要妈妈特别细心观察,一旦发现妈妈吃了什么东西之后,宝宝出现腹泻,那就立即停用这种食物,严格戒口。养育过敏体质的孩子是非常考验妈妈的,需要妈妈万无一失地小心呵护。即使这样,也不建议轻易去喝水解奶粉或氨基酸奶粉,因为这些特殊医学用途奶粉都还是以牛奶为原料,只是通过技术手段把牛奶蛋白分子变得更小,容易吸收,本质上是逼迫了机体去摄入原本排异的成分,并不是说就能完全适应。并且从适度水解奶粉、深度水解奶粉到氨基酸奶粉,随着它水解程度越高,营养结构是越不足的。吃氨基酸奶粉的宝宝,短期内腹泻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是长此以往孩子的生长发育必然受到影响。而且,氨基酸奶粉是苦的,那为什么有些孩子愿意吃呢,就是因为妈妈没有给他吃母乳,他没有选择,为了活下去而已。所以吃氨基酸奶粉的宝宝是非常可怜的,如果你在母乳喂养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遇到一位有经验的医生或者母乳喂养指导师指导你如何去调整,其实完全有可能继续哺乳的。

所以如果有过敏体质的宝宝,还是需要妈妈严格忌口,而不是停母乳。

3.积食

简单来说,就是吃多了,超过胃肠的负荷了,就需要把多余的拉出来。积食其实是一个中医概念,是一系列症候群,而不是一个独立疾病,不管是前面讲的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还是生理性母乳性腹泻,即便是完全健康的宝宝,都需要预防积食的问题。

有人问母乳宝宝会不会积食?是会的!虽说母乳是最容易消化的食物,但母乳宝宝还是有可能积食的。

宝宝积食表现:一吃就拉,经常性打嗝,大量吐奶,口臭,腹胀,肠绞痛,大便奶瓣,舌苔白厚腻。

6个月添加辅食初期的宝宝积食

母乳宝宝积食主要有以下原因:

1.过度喂养

有些新手妈妈可能听不懂宝宝哭的信号,以为宝宝哭就是饿了,一哭就给奶吃,不知不觉给孩子吃多了。尤其是常见于混合喂养的宝宝,有些妈妈奶水是够的,但总是担心宝宝吃不饱,就在哺乳之后又给宝宝灌了几十毫升的奶粉,结果就吃多了。

这种情况,就给孩子少吃点就行。要观察宝宝,了解宝宝哭的信号,按需喂养,而不是按哭喂养。

视儿饥饱节度,知一日中几乳而足,以为常。

——《备急千金要方·初生出腹论》

2.妈妈营养过剩

现在的人都普遍吃得有点太过营养,尤其是一些比较落后的坐月子观念,认为月子里必须吃很多肉,导致奶水太过稠厚。

我见过最夸张的一个妈妈,说她月子里几乎每天都吃一只鸡或者一个猪肚,至少3个鸡蛋,结果月子里经常堵奶,乳腺炎,发烧,吸出来的奶上面都漂着一公分厚的油,静置一会就变成猪脚冻一样的的奶冻。我们成年人有时吃得太油腻都要拉肚子,那宝宝喝下这么油腻的奶,肚子能舒服吗?

奶水过稠,妈妈容易堵奶,宝宝也容易积食

《幼幼集成》有言:“奶水清和,方为上品。”所以还是建议大家科学地坐月子,哺乳期营养要均衡,不要太过暴饮暴食,要考虑自己的消化能力,不是说每个宝妈坐月子都要一天6顿,只要吃饱不饿就好。完全不用担心吃少了会没奶,想想以前的人一年也吃不上一顿肉,还不是一样有充足的奶水哺育孩子吗?反而,现在的人吃得太好,营养过剩,奶水过稠,才容易反复堵奶造成奶水不够。

如果母乳宝宝积食,可以喝三星汤:

三星汤

希望各位妈妈们正确对待母乳宝宝腹泻这件事,寻找真正的原因,不要一味地用停母乳来解决问题。母乳是非常智能的,只要妈妈没有严重的疾病,没有母乳禁忌症,她的母乳一定是最适合宝宝的饮食。母乳喂养虽然不是万能的,但确实是解决宝宝很多问题的一种捷径,如果宝宝遇到问题就觉得是母乳的问题,停母乳,换奶粉,以后可能会因为母乳摄入不足要面对更多棘手的问题,未免是有点舍近求远。

如果你在宝宝喂养上遇到更多问题,欢迎咨询我!我会给你帮助并支持你的任何决定!

半夏医生私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yishang.net/fxsl/101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