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仔猪的流行性腹泻

一、临床症状

流行性腹泻主要引起哺乳仔猪的严重疾病,腹泻仔猪精神抑郁、迟钝、眼睛无光、皮肤蓝灰色、质地枯燥、失水严重和体重下降、运动失调且消瘦;低日龄死亡率很高,尤其是出生7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仔猪出生后发病快,有的仔猪甚至在出生后的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就开始发生腹泻水样腹泻,呕吐,脱水迅速,2-3天后,很快就会出现死亡,死亡率高达50%-%;有些发病仔猪即使存活下来,也多半成为僵猪或者弱仔,失去饲养价值;此次腹泻对日龄稍大,如7日龄以上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所下降。对妊娠母猪和其它生长阶段的猪没有明显影响,母猪只是首次接触病原会出现大面积的腹泻,偶尔可见呕吐的,并且4-5天即可痊愈,个别怀孕母猪可能有流产发生;随后的时间里,虽然产房仔猪和保育猪总是出现反复出现腹泻,但母猪群更多的是看不到腹泻症状,产房仔猪的腹泻非常具有持续性,一旦进入猪场难于清除。

二、病理变化

针对发病猪进行剖检后,症状不一,小肠内充满大量黄色液体并膨胀,内容物水样或粘液样有异味,其肠绒毛非常容易萎缩和脱落;剖检可见小肠扩张充血、轻度水肿,肠系膜高度充血,肠粘膜脱落;胃里常常充满干燥的凝乳块,有的可见底区胃粘膜可见不同程度的充血。

三、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是PEDV主要的,但并不是唯一的传播途径;易感猪场常于销售或购进猪只后4-5天内暴发急性PED,病毒的进入可能是通过感染的病猪或污染物(运输车、靴子、衣物、工具、饲料袋等);与传染性胃肠炎(TGE)相比,PED一旦急性暴发后更容易持续存在;分娩和断奶仔猪数量大的猪场,PEDV越难于清除,常常可通过感染断奶时丧失初乳免疫的仔猪而存活,因而呈现地方流行性。

四、防控措施

预防

免疫接种是该病的有效防控途径。建议选择中牧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活疫苗——“腹康”进行免疫接种。推荐免疫程序如下:

紧急免疫方案

全群母猪普免1头份/猪(产前1个月的母猪免疫2头份/猪)

15天后未分娩母猪免疫1头份/猪

仔猪乳前口服0.5头份/猪,1小时后吃初乳

常规免疫方案

疾病多发季节全群母猪普免1头份/猪

产前40天、产前20天后免疫1头份/猪

后备母猪配种前免疫2次,1头份/猪

治疗

猪场发生该病后,采取隔离措施意义不大,消毒也未见凑效。应该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案。这里注意的是该病抗生素治疗无效。以下是建议采取的措施。

(1)防止脱水增强体制。可用5%葡萄糖、0.9%氯化钠,还要补充钙和钾。口服补液盐(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20克、兑水0毫升)是不错的选择。

(2)助消化促食欲。可用多种维生素、微生态制剂。

(3)抗腹泻,保护肠粘膜。可选用杨树花口服液、白头翁口服液、加味白头翁口服液(主要成分:黄连、黄柏、白头翁、秦皮)饮水或口服(严重者)。腹泻严重者,还可灌服思密达(主要成分为蒙脱石)。

(4)抗病毒。对于体弱的仔猪,可以考虑使用生物制剂,白细胞干扰素效果较好。如果没有干扰素,可以考虑用聚肌胞肌注,后海穴注射比肌注效果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yishang.net/fxsl/102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