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辩症
由于人以五脏为中心,万变不离五脏;任何疾病,无论外感、伤寒、温病,还是内伤杂证总能找到与之相关的脏腑的某项功能失调。所以,自从脏腑辨证诞生以后,就被后学重视,广为流传,成为了今天内伤杂证及外感疾病的重要的辨证方法。
中医儿科体系建立的标志是脏腑辨证的确立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治疗方法,小儿推拿其实是针对某一病机采用与儿科方药功效类似的手法治疗的一种外治手段。
今天宝宝少生病的小编就和您聊一聊脾胃病症的辩证与其造成小儿易腹泻应对的推拿手法!
脾胃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生理功能与特点
脾与胃居于中焦。二者以经络相连,构成表里关系。脾主运化、其气主升、喜燥恶湿;脾主统血、主四肢、在体合肌肉;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其色黄而应土;胃主受纳,主通降,脾胃为后天之本,两者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及精微输布。其中,脾主运化最为重要,是脾胃生理功能的基础,具体表现为运化水谷与运化水湿。由于运化水谷包括了对饮食物的受纳、腐熟,气血的化生和糟粕的排泄的全过程,而气血充足是小儿出生后生长与发育的必要条件,气血的主要生成和来源主要在脾胃,故传统中医将脾胃誉为“气血生化之源”和“后天之本”。相对于小儿对气血的需求,脾的运化显得不足,于是,古人提出了“脾气多不足”的观点。这一理念在小儿调护与儿科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十分重要。
脾胃病证的辨证思路
1.运化与升清功能失常生理上脾的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水湿,一旦脾失健运,水谷和水湿的运化将会失常。
(1)气血生成不足:表现为贫血、脾胃功能低下、全身虚弱、发育迟缓、毛发唇甲不荣、虚劳、消瘦、少气、倦怠、懒言等。
(2)积滞:主要为饮食停滞、或发展成为痰饮、气滞、血瘀等。
(3)自身运化功能失调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呃逆等。
(4)水液停留:水溢于全身为肿,溢于局部为饮为痰。古有“脾为生痰之源”之说。
(5)脾气不升、脏气不固:表现为各脏腑及器官位置下垂和头昏、乏力、动则喘喝、声音低怯、久泄等中气不足之征。
2.脾不统血脾统血的功能为统摄血液,使血行脉中,不溢出脉外,其为病当表现为各种慢性出血,如便血、尿血、衄血、紫癜等症。
小儿脾胃功能发育不完善,消化机能较弱,无论是内伤乳食或者外感六淫,可能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出现泄泻,可见大便稀溏,或如水样,色黄或绿,夹有奶瓣,气味腥臭,或伴流涕发热等。临床以伤食及脾虚感寒多见。下面小编跟大家分享常用的手法及穴位点按:
1、脾经
在拇指桡侧赤白肉际,自指根至指尖成一直线
自患儿拇指尖推向板门为补,称“补脾经”;将患儿拇指伸直,自板门推向拇指尖为泻,称“清脾经”;来回直推为平补平泻,称“清补脾经”,推—次。补脾经能健脾助运,补益气血,透斑疹;清脾经能清湿热,化痰涎,止呕吐;清补脾经则能消食导滞。
2、大肠经
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由食指端直推至虎口,称“补大肠”;由虎口直推至食指尖,称“清大肠”;若来回直推为平补平泻,称“清补大肠”。推—次。
3、七节骨
自第四腰椎棘突至尾骨端成一直线
以拇指或食、中二指指腹,自龟尾向上直推,称“推上七节骨”,自第四腰椎棘突向下推至尾骨端,称为“推下七节骨”,推—次。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
4、足三里
膝眼穴下行三寸,胫骨外廉,大筋内
以拇指甲掐3—5次,继而揉之,称“掐揉足三里”。可健脾和胃,强身健体。
拉斐尔产后恢复连锁中心简介
传说上帝有7大天使长,其中拉斐尔是操治愈术的天使,他治疗的不仅是人的身体,还包括人的信仰。拉斐尔的形象一直都是愉快的,稳重,充满慈爱,他是伊甸生命之树的守护者。这与我们怀揣的信仰与梦想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创立拉斐尔产后恢复中心,致力于帮助产后妈妈的健康、快乐与美丽!
拉斐尔专注于妈妈产后修复工程已有6年。具体服务项目:备孕调理、孕期健康调理、产后体质调理、产后催乳通乳、产后胸部特护、产后体貌修复、产后肌肤管理、小产专项修护、亚健康调理等。
拉斐尔引入德国完整的产后恢复理念、技术、产品,针对东方女性对技术与产品进行了反复的研究与试验,形成了独特的拉斐尔产后恢复体系。为中国女性量身打造的产后恢复体系,使女性能恢复到产前的状态,时刻保持健康、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