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常识正确认识秋季腹泻

秋风送爽,炎炎夏日被清凉的秋天赶走了,随着气温逐渐降低,秋季腹泻又开始流行。秋季腹泻是指秋、冬季节患儿因感染轮状病毒而导致的腹泻,也叫轮状病毒肠炎,其潜伏期1~3天。6~24个月的宝宝是主要的易感人群,但以6~11月龄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随着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的逐渐普及,孩子的发病年龄逐渐减小,甚至也经常见到新生儿患儿。秋季腹泻一般起病急,初期常伴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多数宝宝伴随发热,一般为低热,较少出现高热,半数宝宝先吐后泻,呕吐及发热症状一般不超过3天。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偶有粘液、无脓血、无腥臭味,特别严重者每日10次左右。腹泻或者呕吐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及眼泪减少,烦躁不安,这样的宝宝需及时就医,必要时静脉补液治疗。轮状病毒感染病程有自限性,一般为1周左右,即使用药也不能显著缩短病程。但如果早期合理使用药物,可以减轻症状,预防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病毒性心肌炎、肺炎、脑炎等等腹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主张应用的药物首先是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丁香罗勒混悬口服液等,主要作用是对胃肠粘膜有很强的覆盖保护能力,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能力。其次是益生菌,目前市面上益生菌的种类很多,作用为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微生态。再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物就是口服补液盐,一般用于预防或者治疗轻、中度脱水。对于呕吐严重,无法进食的宝宝,或者重度脱水者,需就医静脉补液治疗。当然,对于一部分早期有发热的宝宝,若体温超过38.5℃,需及时口服退热药,同时辅助物理降温。这里需要提醒各位家长,秋季腹泻宝宝易合并细菌感染,若宝宝大便里出现有粘液情况,需及时留取便常规检查,以除外细菌感染。如果便常规中有大量白细胞,在上述治疗的同时,需加用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并定期复查便常规。还有少数宝宝在感染秋季腹泻后1~2周仍未明显好转,除外细菌感染等因素外,可能会继发乳糖不耐受,必要时可应用乳糖酶对症治疗。对于秋季腹泻宝宝饮食上一定要清淡,一般宝宝食欲不会很好,母乳宝宝可以让宝宝少量多次吃母乳。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等宝宝状态好了,从米汤到稀粥,或者是软面条,慢慢的给宝宝添加。宝宝排便以后要及时用温水擦洗屁股,然后再用干毛巾擦干,及时涂鞣酸软膏等护臀膏,避免出现严重尿布疹。秋季腹泻属于肠道传染病,有两个传播途径:一是粪口途径,二是空气传播。在腹泻的高发季节,家长应该少带宝宝去人多的地方去,避免和腹泻宝宝亲密接触,外出回家以后,一定要及时洗手,还有,宝宝的餐具要消毒彻底。目前秋季腹泻最有效的预防办法就是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年龄为2月~3岁,因为轮状病毒有多个血清型,疫苗主要预防常见的易引起严重腹泻那几种血清型,故一些接种过疫苗的孩子也会得腹泻,但症状相对较轻,不会出现严重并发症,所以疫苗接种还是很重要的。

作者:儿科武文艳

摄影:图片来源网络

医院(医院)的最新消息,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yishang.net/fxsl/68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