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宝宝渐渐长大,家长们都会适时添加一些辅食,这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很有帮助。但也有一部分宝宝在添加了辅食之后会出现便秘、腹泻、厌奶等一系列反映。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宝宝添加辅食后出现的“不正常”现象。
1关于“厌奶”孩子“厌奶”,多属于心理问题。新生儿先天就喜欢甜味和咸味,排斥苦味和辣味。当孩子接受了一种自认为很好的味道,比如果汁、钙水、大人饭菜等,就会对味道平淡的配方粉甚至母乳失去兴趣。同时,过早添加甜食或是盐,还会导致宝宝偏食,所以不赞成过早给孩子添加果汁、菜水等带味液体。
想要纠正孩子的厌奶问题,首先要确定孩子喜欢何种味道,再用这种味道作为引子,使孩子逐渐恢复对奶的喜好。比如,喂配方粉前可在奶中兑上少许果汁,母乳喂养前在乳头涂上一些果汁,以提高孩子对进食的接受度,随后再逐渐减少,甚至恢复正常。
注:家长们在给孩子添加辅食的时候,一定不要“重口味”,以免出现厌奶的现象。并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厌奶”与母乳的稀稠度和营养成分肯定没有关系,不要因此放弃母乳。(很多妈妈说自己的奶水很清,无油没营养,那是错误的哦,要坚持母乳哦!)2关于“孩子大便中有较多的原始食物”吃辅食的宝宝大便里面含有未消化(来不及消化)的食物其实很正常,如果辅食的摄入量过多来不及消化,或者辅食的质地偏粗不适合消化,大便中会出现未消化的食物。
还有,宝宝刚刚开始萌牙还没有学会咀嚼,当辅食添加进入到块状辅食阶段,因为食物没被充分咀嚼就吞咽下去,大便中也会出现未消化的食物。
此外,进食之后胃肠道反射性蠕动增快,多次频繁进食,食物在胃肠道中停留的时间较短,有些食物没来得及充分消化就被排出了体外。
这些情况正常吗?是否会影响生长发育?
可以肯定的是,吃的多拉的多,相比吃的多而拉的正常又规律;大便里有食物原型,相比大便里看不到食物原型的,吸收的营养会更多、消化能力更强、发育也会更好。
但并不说明,吃的多拉的多、大便里有食物原型就是异常情况,就是一件特别值得焦虑的事,到底有什么影响要看程度,这里有几点需要先明确:
1、吃的多,食物残渣产生的也多,形成的大便也就更多,自然排便次数就更多,这是个再正常不过的逻辑关系;
2、大便里能看到食物残渣,不代表“完全没消化”,而是“没完全消化”,排出来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都被吸收了;
3、如果孩子精神状态正常、大便颜色正常、生长发育稳定增长,那么即使大便次数多、大便里有食物原型也不影响孩子从食物里吸收身体发育所需要的营养;但如果孩子大便性状次数都正常,却生长发育不良,也要考虑是消化吸收有问题。
注:家长可以通过性状较粗的食物来锻炼孩子的胃肠道功能,但锻炼期间性状较粗的食物不能成为食物的主流性状。比如米粉中可适当添加少许米粥,菜泥中科适当添加少许小块状蔬菜类。性状稍粗的食物添加过早,不太会影响吞咽,但会影响肠道对食物的吸收——就是便中可见颗粒状物质。
锻炼期间,家长要把握好度,性状较粗的食物比例过大,可能会影响孩子对营养素的吸收。
3关于“腹泻”给宝宝添加辅食初期可能会出现耐受不好的现象,腹泻就是其中之一。遇到不耐受现象,若不严重,可以维持已添加量继续观察3天。
若情况趋于好转,坚持到恢复正常后再加量或是增添新食物,如果继续加量,要暂停辅食几天再试,如果类似情况再次发生,那就更换其他辅食。
除此之外,腹泻不仅会在辅食添加之初出现,也会在进食不当时出现。
比如:辅食量偏多、辅食性状偏粗、喂养时间不合理等,这种情况下,家长更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