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就拉肚子、便秘,医生说这是得了肠易激综合征,这到底是什么病?!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bowlsyndrom,IB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功能性的胃肠疾病,临床分别表现为腹泻、便秘及交替性的腹泻和便秘,每一种类型还可能伴随腹痛、腹胀等症状。基于目前较为公认的罗马III诊断标准,IBS可进一步分为腹泻型(IBS-D)、便秘型(IBS-C)、混合型(IBS-M)和不定型(IBS-U)4个亚型。IBS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尚缺乏根治性方法。现对近年来IBS的治疗进展进行归纳总结。
现对近年来IBS的治疗进展进行归纳总结。
01解痉剂(一线治疗药物)IBS患者肠道平滑肌痉挛与患者疼痛等症状有关,选择性肠道平滑肌钙离子拮抗剂(匹维溴铵、奥替溴铵、西托溴铵、美贝维林、阿尔维林)或离子通道调节剂(曲美布汀)可以直接作用于平滑肌相应离子通道,缓解平滑肌痉挛。国际多个指南和共识意见将其列为一线药物。
1)胃肠道选择性Ca2+拮抗剂▏匹维溴铵
口服,50mg/次,3次/日,根据病情可增至mg/次。应用足量水将整片药吞下,切勿掰碎、咀嚼或含化药片。宜在进餐时用水吞服,不要在卧位或睡前吞服药片。
▏奥替溴铵
奥替溴铵对缓解腹痛的疗效最为明显,在罗马Ⅳ标准推荐用于治疗以腹痛为主要症状的IBS的3种解痉剂类化学药物(双环胺、奥替溴铵、美贝维林)中,奥替溴铵是唯一一个在中国上市的药物。口服,每日2-3次,每次1-2片(40mg/片)。
2)子通道调节剂▏曲美布汀
成人口服,每日3次,每次1~2片(0.1g/片)。根据年龄、症状适当增减剂量。
02止泻剂1)洛哌丁胺属阿片类药物,作用于肠壁的阿片受体,阻止乙酰胆碱和前列腺素的释放,从而抑制肠蠕动。每天服用1~4次,每次2~4mg,过量服用易引起便秘,应注意剂量个体化。
2)复方地芬诺酯为阿片类和抗胆碱药的联合制剂,其中地芬诺酯是哌替啶衍生物,可减少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从而延缓肠内容物的推进。每片复方地芬诺酯片含地芬诺酯2.5mg,硫酸阿托品0.mg,每次1~2片,每日2~3次,首剂加倍,饭后服。至腹泻控制时,应即减少剂量。
3)伊卢多啉(Eluxadolin)是一种口服难以吸收的选择性μ-阿片类受体激动剂/δ-阿片类受体拮抗剂,在胃肠被吸收较少,且其在胃肠道局部发挥作用,降低胃肠运动性并缓解疼痛,改善患者腹痛和腹泻症状。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腹泻型IBS的治疗。
4)阿洛司琼是5-HT3受体拮抗剂,能抑制肠神经系统中的非原则性阳离子通道5-HT3受体活化,从而抑制肠道蠕动和分泌,显著改善患者腹痛、腹泻症状,但因缺血性肠炎的严重不良反应而广受争议。年阿洛司琼被美国FDA批准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女性腹泻型IBS患者,其起始剂量为0.5mg/次(2次/d),其缺血性结肠炎和便秘的发生率分别仅为0.95/0人/年和0.36/0人/年。
03导泻剂(二线用药)便秘一般主张使用作用温和的轻泻药以减少副作用和药物依赖性。常用的有容积性泻剂。
1)渗透性泻药聚乙二醇,可以显著增加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患者自主排便频率,降低粪便硬度,有效缓解患者便秘症状,安全性高,美国FDA已批准聚乙二醇用于临床治疗IBS-C,但渗透性泻剂不能改善腹痛、腹胀和总体症状。
乳果糖,可改善便秘的症状,但会增加腹胀症状。
2)容积性泻药(包括欧车前制剂、车前子制剂、麦麸等)可能加重腹胀和腹痛症状。(二线用药)
3)刺激性泻药(包括酚酞片、比沙可啶、蒽醌类等)可能导致腹部绞痛。
4)肠道促分泌药▏肠道氯离子通道激活剂
鲁比前列酮,属于前列腺素衍生的双环脂肪酸,可显著增加便秘型IBS患者自主排便频率和改善腹痛症状。美国FDA批准其用于18岁以上女性便秘型IBS患者,但是在我国尚未用于临床。
▏鸟苷酸环化酶C激动剂
利那洛肽是鸟苷酸环化酶-C激动剂,可增加肠液分泌,加快胃肠道移行,降低痛觉神经的敏感度,多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证实,其可显著增加便秘型IBS患者自主排便频率,缓解腹痛症状,美国FDA已批准用于便秘型IBS患者,国内正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腹泻是其最主要的不良反应。
05益生菌益生菌可改善IBS患者腹胀、腹痛、腹泻、便秘和总体症状,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起作用:
调节肠道菌群
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
调节肠道免疫功能
降低内脏高敏感性
尽量选取乳杆菌、双歧杆菌等较为安全有效的人体原籍菌,并且根据病情适当调整剂量,才能达到治疗和缓解IBS的目的。
06抗生素利福昔明是口服几乎不被胃肠道吸收的广谱抗生素,可改善非便秘型IBS总体症状以及腹胀、腹泻症状。利福昔明治疗腹泻型IBS的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细菌有关。
在一项利福昔明用于IBS治疗的Ⅲ期临床试验的研究中,例腹泻型IBS患者接受2周利福昔明(mg/次,一天3次)治疗,64.4%的患者症状缓解能维持至停药后18周。
一篇荟萃分析表明利福昔明治疗IBS,与安慰剂组相比,症状明显改善(OR=1.57),腹胀减轻(OR=1.55),而且不良反应在利福昔明组与安慰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利福昔明获美国FDA批准,被用于治疗腹泻型IBS。
07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治疗IBS的适应证:
合并明显精神心理障碍。针对这部分患者,抗抑郁药物治疗比单纯针对IBS症状治疗更有效,对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药物。
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对于没有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如果常规药物治疗4~8周不理想时推荐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
小剂量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可以缓解IBS总体症状和腹痛症状,即使对于没有明显伴随精神和心理障碍表现的患者也有效。然而,也有研究显示,TCA和SSRI对IBS排便相关症状的改善并不优于容积性泻剂和解痉药物。抗焦虑药物或镇静剂亦能够有效改善IBS症状,但只推荐短期应用于有显著焦虑情绪或行为的患者。
1)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米替林,起始剂量10mg/d,目标剂量25-50mg/d,睡前服用。
地昔帕明,起始剂量50mg/d,目标剂量-mg/d,睡前服用。
2)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帕罗西汀,10~60mg/d。
西酞普兰,5~20mg/d。
饮食、生活注意事项建议IBS患者避免或减少摄入能够引发和(或)加重症状的食物,对于减少患者IBS症状发作,以及降低严重程度有益。建议患者个性化限制的食物种类包括:
富含寡聚糖、双糖、多聚醇化合物等成分的食物。
高脂肪、辛辣、麻辣和重香料的食物。
高膳食纤维素食物可能对便秘有效(但对腹痛及腹泻不利)。
一旦明确食物过敏原,应避免摄入含有该过敏原成分的食物。
此外减少烟酒、注意休息、充足睡眠等行为可能对减轻IBS症状有益。
IBS的发病机制由多因素参与,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从外周治疗(针对肠腔)到中枢治疗(抗抑郁剂等),并辅助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同时,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如腹痛、腹胀等,进行药物的对症治疗,同时配合积极的饮食疗法,从多个角度有效治疗IBS,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年,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36(5):-.
[2]KrarupAL,EngsbroAL?,FassovJ,tal.Danishnationalguidlin:DiagnosisandtratmntofIrritablBowlSyndrom[J].DanishMdicalJournal,,64(6).PimntlM,LmboA,Chy[3]WD,tal.RifaximinThrapyforPatintswithIrritablBowlSyndromwithoutConstipation[J].NwEnglandJournalofMdicin,,(1):22-32.
[4]MnsSB,ManrattannapornM,KimHM,tal.ThEfficacyandSaftyofRifaximinforthIrritablBowlSyndrom:ASystmaticRviwandMta-Analysis[J].AmricanJournalofGastrontrology,,(1):28-35.
[5]胡乐义,王巧民.利福昔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31(2):82-85.
[6]戴宁,邹多武.从罗马Ⅳ标准角度分析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治疗现状[J].中华消化杂志,,36(12):-.
本文首发丨尔云间
本文作者丨宇意尖峰
责任编辑丨梁慧楠
版权申明
本文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