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动物更好的给人类更好的
MYTECH
●秋冬季节的昼夜温差可达到10℃以上,这将导致乳仔猪腹泻急剧增加,全群腹泻率甚至超过30%,哺乳期和保育期仔猪死亡率达到20-30%,生长速度下降30%甚至变成僵猪,全群料肉比增加。
●年7月饲料全面禁用抗生素,乳仔猪的肠道没有了抗生素的保护,秋冬季节乳仔猪的腹泻控制、成活率、生长速度将难以得到保障。饲料企业可能面临投诉增多、市场不稳定、服务压力增大等诸多问题。
顺利渡过第一阶段的禁抗考验后,大家是否做好了第二阶段的准备?小编整理了秋冬季节仔猪腹泻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希望能助力大家顺利渡过禁抗第二关。01秋冬季节乳仔猪腹泻的影响因素(1)生理因素(内因)
▲胃容积小、胃酸分泌不足初生仔猪胃容积30-40mL,pH5-6,吃初乳几小时后降至4;断奶仔猪胃容积-mL,pH维持在4;成年猪胃容积8L,pH2-3。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乳仔猪胃容积小,胃酸分泌不足,直接导致蛋白质消化能力弱,胃酸几乎不能发挥杀菌作用。▲肠道发育不完善初生仔猪小肠长度仅3.5m,成年猪小肠长度20m。表明,乳仔猪的肠道发育不完善,消化吸收能力和屏障功能弱。▲消化酶活性低乳猪出生后脂肪酶、淀粉酶活性逐渐增加,胃蛋白酶活性在出生2周龄才开始增加,胰蛋白酶活性一直处于低活性状态。表明,乳仔猪对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能力弱,尤其对蛋白质的消化不充分,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进入后肠发酵,增加腹泻的风险。图:仔猪断奶前后消化功能(消化酶活)的变化
(2)应激因素(外因)
▲管理应激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猪场养殖效益,强制断奶是必然采取的管理措施。断奶会引起换料、转群、心理上一系列应激,这些应激导致肠道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A.断奶后肠道出现“空窗期”,导致肠道上皮细胞间紧密链接下降,肠道通透性增加,炎症反应加剧,出现小肠绒毛变短脱落、绒毛表面由高密度指状变为平舌状、隐窝加深等结构的破坏,使得消化吸收面积下降,吸收消化能力进一步降低。表:仔猪断奶后小肠结构变化
B.当肠道结构被破坏后,肠道无法正常发挥消化吸收和屏障保护功能,导致生产上出现腹泻、采食量下降、生长慢、料比高等异常状况,部分猪群2到3周可恢复,部分猪群可能长期甚至一直无法恢复,成为易感猪群或僵猪。图:仔猪断奶前后肠道屏障功能的变化
▲环境应激秋冬季节的昼夜温差波动超过10℃,圈舍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变化对猪群将带来以下4个方面的不利影响:A.温差大导致仔猪产生应激反应机体内氧自由基大量产生,破坏肠道结构,增加腹泻风险。B.冰冷的水泥地面或漏风地板导致仔猪腹部受凉加快胃肠道蠕动速度以至痉挛,增加腹泻风险。C.病原菌和有毒有害气体增加,破坏仔猪机体健康保温的同时不能良好的通风将会出现以下两方面危害:导致湿度增加,加剧饲料霉变的可能性以及圈舍内细菌滋生,均可能增加腹泻风险(湿度超过70%时腹泻达到60%);导致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刺激猪群呼吸道,增加气喘咳嗽的几率,使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降低生产性能。D.为维持体温增加采食量而引起的消化不良若饲料的蛋白质消化率低、抗营养因子含量高,就会进一步增加肠道结构被破坏、菌群平衡被打破的风险,从而加大腹泻率。为了适应乳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应对断奶等管理应激和秋冬季节环境应激对乳仔猪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和屏障功能的不利影响,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措施必须跟上02秋冬季节乳仔猪抗腹泻的解决措施(1)加强管理,降低应激▲温度:圈舍内保温,调节室温能恒定在25-28℃,增加垫料/地暖减少地面温差▲湿度:适当通风和加热,控制舍内湿度在65%以下▲卫生:适当通风,降低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及时清扫余料,定期消毒等(2)营养调控,改善肠道健康饲料配方设计时需要合理设定营养水平、优化营养素结构、准确选择营养源、合理搭配功能添加剂来适应乳仔猪的肠道生理和应对各种应激,降低腹泻风险。▲合理设定营养素水平:如提高能量、降低蛋白、提高氨基酸比值▲优化营养素结构:如能量供给结构通过单糖、双糖、淀粉、脂肪组合实现;蛋白质供给结构通过氨基酸、肽、蛋白质金字塔模型实现▲准确选择营养源:如需要考虑营养源提供的可吸收利用的营养素总量高;需要控制营养源中的有毒有害成分(能量原料中霉菌毒素、鱼粉中组胺、大豆蛋白中抗原、油脂原料中氧化产物等)▲合理搭配功能添加剂:提高采食量(香味剂、甜味剂等);提高消化能力(酸化剂、酶制剂等);促进肠道损伤后修复(丁酸有利于肠细胞增殖分化,氧化锌增强细胞间紧密链接,植物精油具有抗氧化抗炎症,小分子活性肽具有以上三方面作用);抑菌杀菌(酸制剂、抗菌肽等)从控制秋冬季节乳仔猪腹泻的营养调控措施中可以看到蛋白质营养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做好了蛋白质营养可以有效地帮助肠道健康(促进肠道发育、减少肠道损伤、促进肠道损伤后修复等)!如何做好蛋白质营养设计呢,且看成都美溢德为您支招!03秋冬季节乳仔猪抗腹泻的蛋白营养策略(1)蛋白水平(高能量低蛋白)季节交替时期温差大,乳仔猪对蛋白消化不良是引起腹泻的关键因素,低蛋白日粮往往是我们的首选。通常乳仔猪料的蛋白水平都低于了生长潜力需要的3个百分点,所以必须保证蛋白的高消化吸收沉积效率,才能发挥生长潜力。同时温度降低,乳仔猪会通过增加基础代谢产热来保暖,需提高饲料能值。以下为推荐给大家参考的教保料净能、蛋白水平、氨基酸比例。(数据来源:中国农业大学谯仕彦团队;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伍国耀团队)
(2)蛋白供给结构(金字塔供给模型)日粮蛋白水平确定后,需要考虑选择什么蛋白源、用多少、成本是否最优,判断依据是什么?首要的依据就是蛋白的供给结构,为匹配乳仔猪的生理特点,需要完整蛋白、小分子肽、氨基酸的金字塔供给模型,缺一不可!(3)营养源选择原则(三高一低)选择什么蛋白源来满足蛋白水平和供给结构的要求呢?我们提出“三高一低”的蛋白源选择原则。
▲高营养价值(可吸收沉积蛋白总量高=蛋白质*回肠末端蛋白表观消化率*沉积率)A.蛋白质含量高(排除非蛋白氮部分)B.回肠末端蛋白表观消化率高不同蛋白原料在不同体重阶段的乳仔猪上的回肠末端消化率不同(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