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治疗腹泻却致胃痛怎么回事

小孩会得白癫疯吗 http://pf.39.net/bdfyy/dbfzl/181203/6687575.html

网上搜了一下,“忘小忧”这个名字已经被别人用过了,只能换个名字,这个月天气超级热,所以一冲动,改了个名叫“六月浴火”,很非主流,但是现在已经改不回来了,就先这样吧。

说回正题,一同事,说自己从帝都出差回来后,肚子一直咕噜咕噜叫,腹泻,乏力,手拿笔都觉得没力气,恶心反胃,腹胀,无嗳气,无口苦,无胁痛,口粘,自觉有一点口臭,喜冷饮,无发热恶寒,无汗,自觉鼻呼出的气比较热,月经刚过三天。

碰到这种病例,我内心暗暗窃喜,这么典型的教科书病例,必定是效如桴鼓。

《金匮要略》云“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所以我都没有看舌搭脉,自信满满的直接处方:

姜半夏9,黄芩9,黄连3,干姜9,炙甘草6,大枣9,党参15。1剂。

同事自己配的颗粒剂,大概早晨10点左右服了半剂。

大概12点多的时候,朋友告诉我,自己忍不了了,服完药以后倒是没有拉肚子恶心的感觉了,但是却胃痛的厉害,这种痛感像之前胃炎发作的时候那种疼痛,所以怀疑是胃炎发作,问我是不是应该赶紧去挂水。

这脸打的可真是啪啪响,腹泻没治好,还吃出个“胃炎”?这就不是有一点尴尬了。

但自己感觉这药开的应该没什么问题呀?这时候忽然想起陈瑞春先生在《伤寒实践论》中对半夏泻心汤的论述。

半夏泻心汤方由半夏、黄连、黄芩、党参、干姜、甘草、大枣所组成。全方寒热并用,主治痞满气滞、湿热并存之脾胃湿热症。方中一半苦寒药,一半辛温药,能调和寒热。但根据湿热并存的痞满症,必然有气机壅滞的因果关系。因为湿热并存,势必导致气机阻滞,所以产生痞满。可是方中的辛开苦降只有湿热药,没有行气药,故在用本方时应加入行气药如木香、枳壳之类,使全方构成具有调和脾胃、清理湿热、行气消痞的功能,这样组方更切合病机。

所以,我怀疑胃痛的原因,可能是气机壅滞所导致。然后我自取了三味药(柴胡9,白芍15,枳壳9),取四逆散之意,亲自帮她泡到剩下的半剂药里面。

但是这个时候人家肯定对我开的药的信任度已经降为负数了,怎么办呢?

只能用针灸,而且针灸治疗痛证效果最快。

于是在患者双侧足三里区找阳性反应点,针刺后捻转行针,三分钟后,胃痛遂明显减轻,留针。

15分钟后,患者自觉胃部无不适,遂自行起针,并喝完剩下的药。

下午2点反馈,胃痛未再发作,除仍有乏力外,前症(腹泻感、恶心)悉除。

第二天反馈,已无不适。

虽然是一个很简单的医案,但是我到现在还在思考,患者服完药之后出现的胃痛到底是不是瞑眩反应呢?请教高明。

注:图取自“大家中医”APP。

相关精彩文章回顾

药简效宏:经方四逆半夏泻汤心治胃痛

小儿腹痛怎么办?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论一例急性腹泻患者的“治疗”

经方对付疑难杂症,半夏泻心汤治肢体抽动

要不,您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yishang.net/fxzl/79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