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轮状病毒秋季腹泻高发期,你准备

今天上上因为得了手足口病(下次会和大家分享下这个病)去看了她的儿科医生DrCatherine医生。在美国每个宝宝在出生前就选好了自己的儿科医生,然后这个医生会伴着孩子一起长大。非常了解孩子的身体情况和医疗史。我问DrCatherine秋天来了,今年是否需要轮状病毒疫苗。因为去年真的被这个病毒伤的不轻,来势汹汹,连我也被感染上,呕吐又在床上躺了一天。(SEE,是有多恐怖。)中国轮状病毒疫苗的普及还不够,我们群里好多宝宝都得上了,那一个恐怖啊。上妈觉得远比简单的发烧更让人折磨。DrCatherine说在美国婴儿一般在4个月左右就会口服这个疫苗(最晚19个月),所以在美国很少有宝宝得轮状病毒。所以现在上上已经太大了,不用再口服疫苗了,这个年龄的宝宝大都也有一定的免疫力了。所以上妈想提醒所有还没得过也没口服过轮状病毒的宝宝妈妈们,赶紧找医生要求这个疫苗,中国可能是自费的,也许也不便宜。但是真的能省下宝宝百般痛苦。上上上吐2天,下泻5天,瘦了3大圈。什么是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轮状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呈渗透性腹泻病,病程一般为7天,发热持续3天,呕吐2~3天,腹泻5天,严重出现脱水症状。

轮状病毒的流行及危害

流行情况

全世界每年因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婴幼儿死亡的人数大约为人,其中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我国,0~2岁以内的婴幼儿人数约为万人(含新生儿),每年大约有万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占婴幼儿人数的1/4,是引起婴幼儿严重腹泻的最主要病原。

危害

  轮状病毒感染从无症状、轻微发病到严重发病,严重时发生致命性胃肠炎、脱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轮状病毒胃肠炎的症状包括发烧、呕吐、腹痛以及无血色水样腹泻,症状可持续3~9天。

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季节性

轮状病毒有明显的季节性,它特别喜欢在20℃左右气温下活跃。秋冬交接时期尤其要注意,儿童多集中在每年10月至12月期间感染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感染症状表现

1、传播方式

 主要经粪—口或口—口传播,亦可通过水源传播或呼吸道传播,成人轮状病毒性腹泻常呈水型暴发流行。由于轮状病毒在环境中比较稳定,不易自然灭亡,也可通过生活接触传播。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主要来源于孕产妇感染、医院内感染。医院里可通过护理人员造成轮状病毒感染的传播。

2、潜伏期

  轮状病毒腹泻潜伏期一般在3天左右。

3、临床表现

轮状病毒性腹泻从无症状、轻微发病到严重时发生致命性胃肠炎、脱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症状包括发烧、呕吐、腹痛以及无血色水样腹泻,腹泻物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不含血或黏液。症状可持续3—9天。除胃肠道症状外,近年的研究发现,轮状病毒可引起许多其他疾病,有些病例可出现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轮状病毒甚至可通过胃肠道屏障造成病毒血症。轮状病毒腹泻的预防

除一般性卫生措施外,预防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最理想的措施是服用RV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局部和血清二方面的抗体。从早期的单价口服活疫苗到近年的多价口服活疫苗,对有效防治RV感染性腹泻,取得了伟大成绩。但是,疫苗的研制仍在继续,目前还没有一个世界公认最理想的RV疫苗,发展新一代更高效、更廉价、肠道外接种的疫苗是将来的方向。

轮状病毒感染比例

在人一生中,感染轮状病毒A种会有这样的经过:第一次感染通常会产生症状,但是下一次的感染通常会是典型的无症状,因为免疫系统提供了部分的保护机制。所以,感染症状发生的比例于两岁以下的儿童2最高,之后渐渐降低直到45岁为止。

  虽然新生儿感染的机会很常见,但是通常都是温和的症状或是无症状疾病;最严重的症状都会发生在比较大一点的出生六个月到两岁的小孩,以及发生在有免疫缺陷(immunodeficiency)的小孩身上。因为从童年获得的免疫力,大部分的成人对于轮状病毒并不易受到影响;成人发生的肠胃炎通常是因为其他病因而非轮状病毒,但是成人的无症状感染依然在社群中带有感染症的传染性。有症状的再感染通常因为感染了不同血清型的轮状病毒A种。

特别注意脱水症状

人体感染轮状病毒后,病毒在3—5日后才最活跃,因此患者初发症状未必是腹泻,可能有发烧、咳嗽、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状,有的患者会每日便便数次,且伴有呕吐、腹痛,容易被误诊为胃肠型感冒。不过,一旦出现脱水,就要引起注意。

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特效药物(一般可以自愈),但需要注意的是:脱水、酸中毒。对于腹泻症状轻的孩子可用口服补液的方法进行纠正,常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配方为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氢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加水毫升,可让孩子当水喝(美国超市都可以买到补盐液)。症状重一些的孩子尽快就医。如果是新生儿得了秋季腹泻,应继续喂母乳,母乳中有90%左右都含有抗轮状病毒的抗体,孩子吃后可减轻症状或缩短病程。另外可以服用宝宝益生菌,可以提高肠道中的有益细菌。

轮状病毒腹泻治疗的八个误区

误区一: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和痢疾一样。

  事实:轮状病毒引发的腹泻的症状和痢疾、普通腹泻不一样,很容易混淆。

轮状病毒主要侵犯5岁以下宝宝,尤以6个月至两岁的宝宝多见。它多发生在秋冬季节,主要症状是急性胃肠炎,表现为水样腹泻,伴有发烧、呕吐和腹痛;有些宝宝在出现消化道症状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腹泻物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但不含血或黏液,这点明显有别于细菌性腹泻。

误区二:轮状病毒不会传染,所以宝宝生病期间还可以上幼儿园。

 事实:轮状病毒有传染性,要做好预防。

  轮状病毒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生病的宝宝的粪便中含有大量轮状病毒,易污染环境,有时可造成局部流行。另外,因照顾宝宝的人双手不干净,污染奶瓶、玩具、奶制品等造成的感染也很常见。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卫生,喂宝宝前认真洗手,宝宝的用具、玩具、餐具经常清洗消毒;生病的宝宝应家庭隔离7天,粪便及时用马桶冲掉,沾过粪便的马桶、尿布彻底消毒,用漂白粉浸泡15分钟,搅动一下,马上清洗干净。

误区三:宝宝感染了轮状病毒,用抗生素治疗就可以。

事实:抗生素帮凶,病毒更嚣张。

  很多父母觉得,夏季腹泻多为细菌感染性腹泻,用惯了抗生素、杀菌药,所以秋季腹泻也不例外。其实抗生素对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无能为力,所以不要滥用抗生素治疗。研究表明,滥用抗生素不但不能治愈此病,还严重危害宝宝健康。除抗生素本身的毒副反应外,还可能导致二重感染。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皮肤粘膜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咽、肠道等处,都寄生着一定数量的细菌。这些数量繁多的细菌,与人体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有益无害。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往往使体内各处的敏感菌受到抑制,并使耐药菌乘机在体内繁殖生长,导致二重感染,反而会加重腹泻。只有当宝宝出现脓血便(多为合并痢疾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感染)时,医生才会主张使用敏感抗菌药物。如果用药48小时,病情未见好转,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再考虑更换另一种抗菌药物。

误区四:宝宝腹泻要马上使用止泻药,药劲越强效果越好。

  事实:滥用止泻药会伤到宝宝。因为发病初期,腹泻能将体内的致病菌和病毒以及它们所产生的毒素和进入胃肠道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减少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此时如果使用强效止泻剂,无疑是闭门留寇。

  宝宝腹泻时可以使用一些微生态调节剂,益生菌帮宝宝保持肠道健康。人体中存在很多正常细菌,如双歧杆菌等,数量为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主要分布于肠道,是人体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如果正常细菌数量下降或比例失调,就会出现腹泻,腹泻又将进一步加重菌群失调。微生态制剂是以双歧杆菌为主的正常活菌制剂,口服后可促进正常菌群恢复而起到治疗腹泻的作用。像崔玉涛医生推荐的。如腹泻频繁,持续时间长且出现脱水症状者,美国一般都是使用雅培Pedialyte儿童口服补盐液。误区五:腹泻时少上宝宝吃饭和喝水,否则腹泻更严重。

事实:秋季腹泻护理的关键是给宝宝补充水分,所以不能让宝宝禁食禁水。

  轮状病毒对宝宝最大的威胁是水和电解质就会大量流失。因为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目前没有什么特效药,所以在护理和治疗上,只能是补充水和电解质。据统计,秋季腹泻引起的脱水90%以上属于轻度和中度脱水,仅10%属于重度脱水。对急性腹泻并发轻中度脱水的宝宝,治疗首选高效又价廉的口服补液盐(ORS)。宝宝每腹泻一次,服ORS约50~毫升,起到防止脱水的作用。口服补盐液呈粉状,应按说明配成水剂分次喝下。给宝宝喂口服补液盐水应该耐心,少量多次地喂,每2~3分钟喂一次,每次用勺喂10~20毫升;这样积少成多,约4~6小时即能纠正脱水。

  如果宝宝有食欲,就应该继续喂养,母乳喂养的宝宝仍哺母乳;人工喂养的宝宝,应吃去掉乳糖的奶粉或1/2稀释牛奶;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吃稀粥等。这样才能保证宝宝有充足的体力对抗疾病。

误区六:输液是最好的补水方法,所以宝宝得了秋季腹泻让医生输液就可以。

事实: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不一定要输液。

  静脉输液只用于重度脱水,需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父母切不可随意向医生要求输液治疗。因为滥输液有时会发生输液反应,导致病情恶化。

 误区七:秋季腹泻只发生在秋天。

  事实:秋季腹泻在全年都可能发生。

  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在9月到3月最容易出现,但不是秋季特有的。因为是轮状病毒在全年的任何一个月份都有可能出现,所以有很多宝宝在夏天也会被感染。

更多上妈原创好文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yishang.net/fxzl/93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