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故事治疗难病有妙招中药干

北京青春痘治疗好医院 http://m.39.net/pf/a_8736666.html

12月24日,一个很普通的日子,但是对南阳医专二附院仲景苑的李巍医生来说,却不寻常。晚上18:00多,当大家都已下班的时候,从社旗县驱车赶来的牛先生为李巍医生送来了一面锦旗,“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传四方”,牛先生激动万分,感激地话都说不清楚。因为他的儿子血小板升上来了……

牛先生告诉我们:他的儿子14岁,初二学生,今年6医院化验血常规,血小板仅有10×/L。医院行骨髓穿刺加活检及相关检查确诊为“ITP”(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静脉冲击治疗4天后,血小板未见明显回升,因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后诊断为“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改为二线用药给予特比澳(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针皮下注射,隔日一次,共皮下注射7支特比澳针后患儿血小板升到正常范围(该针剂市场价1支元左右)。出院时给予强的松片5mg×6片晨起顿服基础治疗,每三周打1-3支特比澳,使血小板升到60×/L以上。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3次,治疗方案大致相仿,但效果不佳。

虽在住院期间也一直联合中药治疗,但仍不理想。这样的治疗方案并没有解决原发病,加上患儿一直不敢停药也开始出现肥胖,给孩子和他的家人们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出院后家属到处寻找名中医治疗两个月余,但血小板依然维持不住。

今年9月初经人介绍得知南阳医专二附院仲景苑的李巍医生能用中医治疗此类疾病,便慕名前来,李医生在了解病情后,告诉家属这个病治疗起来有困难,但是办法还是有的可以试试。此病凶险,当血小板低于20×/L,随时可能出现内脏出血,如呕血、黑粪、咯血、尿血等,颅内出血(含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致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瘫痪及抽搐,是本病致死的主要原因,需密切监测血常规。

家属表示,非常了解这个病,这次来也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希望李医生想想办法,尽力治疗。李医生经把脉、查阅化验单等,结合病情给患儿开具了中药,配合原来的强的松片服用。第14天时,复查患儿的血小板两次依然持续下降。源于信任,家属选择继续治疗,李医生考虑血小板没有那么容易升上来,这个患儿又时至青少年期,如果就这样下去生活质量太低,恐怕要影响患儿的一生。苦思悯想夜间查阅了大量资料,李医生发现治疗的思路大方向是对的,于是在原方的基础上稍做调整。第21天时,惊喜出现了,患儿的血小板为32×/L、39×/L、48×/L……一路上升,随后开始给患儿减激素的量,现在减至口服一片强的松,最近一次复查血小板:78×/L,目前患儿血小板呈稳步上升趋势,已经2个多月没有再打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针了。

牛先生怀着万分感激的心情对于未来的家庭,工作,生活又燃起了巨大的希望,特意来到南阳医专二附院送上了这面锦旗……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中医作为我国的瑰宝,特别是中医血液科更是少之又少,希望同样患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少走弯路,救治一个患者,也是挽救一个家庭。此次李巍医生治疗疾病的同时,还减少了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中的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高血压、高血糖等不良反应,极大的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刷新了患者对中医药治疗血液系统疑难病例的认识,也充分显示出了中医药惊人的奇迹。

相信南阳医专二附院在院领导的带领下,青年医生勤于学习科学前沿知识,运用中医药知识,将会创造更多奇迹,造福更多的患者。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该病目前内科教材命名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后来被国际工作组建议更名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但仍然沿用ITP的简写,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出现等为特征。临床上急性型好发于儿童,慢性型多见于成人。发病率为5-10/10万。

相关链接:

滑动查看专家介绍

李巍:中医师,硕士学位。

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医世家,并师承国家“”首席科学家范永升教授,发表在国家一级期刊论文两篇。

擅长:

☆上呼吸道感染、鼻炎、温热病、内伤发热。

☆胃脘痛、腹痛、泄泻、便秘、小儿食积等消化系统疾病。

☆中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冠心病。

☆辩证巧治失眠、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月经不调、崩漏、闭经、痛经等。

坐诊时间:周一至五全天、周六上午

坐诊地点:仲景苑五诊室

长按识别左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yishang.net/fxbb/96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