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变热,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病原体的繁殖活跃期,肠道感染也将逐步取代呼吸道感染,成为夏天常见病的“主角”。据记者了解,目前,医院的肠道门诊都已开诊,每年7、8、9月份还会增开夜诊。
据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感染科主任李荣宽介绍,腹泻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消化系统常见病,从病因上可以简单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从发病机制上又分为分泌性腹泻、渗透性腹泻、动力性腹泻、吸收不良性腹泻和消化功能障碍性腹泻。
李荣宽建议,如果腹泻次数不多,不伴有明显的呕吐、腹痛等症状,可以在家自行口服蒙脱石等止泻药物。若症状严重者,尤其伴有剧烈的呕吐、腹痛,甚至发热的,切不可胡乱吃药,医院就医。
腹泻后补充体液很重要很多老百姓都认为,腹泻后不该吃东西,让肚子“空空”就好了。对此李荣宽表示,如果是感染性腹泻,肠道内的病原体如不被彻底清除,即使不吃东西腹泻也不会停止。腹泻使身体里的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时是非常危险的。尤其对于高血脂、高血压的老人,补液不及时就可能诱发心梗、脑梗。而钾、钠如果丢失过多,也会引起严重后果,严重的低钾血症会导致心跳骤停,抢救不及时就会危及生命。
因此,腹泻治疗最主要的措施是补充体液,症状轻的最好口服补液盐水,如家里没有备用,可以在糖水中少加一点食盐。还可以喝一些含钾离子丰富的纯果汁,能防止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口服补液时不能单纯大量喝白开水,不但对电解质起不到补充作用,还容易出现水中毒。如果腹泻量较多,感觉头晕、口渴明显,医院输液。
抗菌药物不建议自行应用家庭中常备的治疗腹泻的药物主要有抗菌药物、止泻剂和微生态制剂。
氟哌酸是老百姓熟知的药物,老年人尤其是伴有脱水表现的,此药有可能造成肾功能损伤。同时,年龄在18岁以下的青少年也不建议使用此药,可能造成软骨发育的延迟。黄连素对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有良好的止痛、止泻功效,对痢疾患者效果明显,对由阿米巴原虫引起的腹泻也有一定作用。但是,红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氧酶缺少者,服用此药可引起溶血性贫血。所以,治疗腹泻的抗菌药物不建议病人在家自行应用,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才是正确选择。
饮食要格外注意腹泻时肠道敏感,饮食安排不当,会拖延甚至加重病情。专家建议,在腹泻后应吃些易消化的清淡食物,推荐食用少油的米粥、面条等。老百姓还有一个土法:吃大蒜治腹泻。专家提醒,腹泻时如食用大蒜会刺激肠壁,促进血管进一步充血、水肿,使更多液体渗入肠内,从而加重腹泻症状。另外,生食大蒜还会引起急性胃炎,出现腹痛等不适。食用大蒜只能起到预防作用,不可过量。
症状严重时,可补充米汤、煮菜汤、淡盐开水、果汁及口服补液盐等,多饮水。症状减轻后,应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蛋汤、大米粥、面条等,采用少食多餐法,每日进食4~5次。
牛奶、羊奶、蔗糖、肥肉、油炸食品、生冷坚硬及多纤维食物如韭菜、芹菜、黄豆芽等,会加重肠道负担,不宜食用。
大医二院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