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介绍
01
病例介绍:现病史
患者,男性,54岁。因“双手遇冷变白2年,皮疹1年,发热半月,浮肿3天”于年5月23日入院。2年前,患者反复出现双手遇冷变白,未重视。1年余前出现双下肢皮疹,鲜红色,针尖至米粒大小,未凸出皮面,压之不褪色,无瘙痒,无破溃,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时轻时重,伴双下肢酸痛,麻木,无关节痛,无口腔溃疡,未重视。2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晕,夜间加重,坐位减轻。半月前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8℃~39℃,午后发热为主,无畏寒、寒战,无咳嗽咳痰等不适。3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颜面部及双下肢浮肿,凹陷性,近3~4天体重增加5kg,伴乏力、纳差,无腹痛、腹泻。1天前来我院门诊,查尿蛋白++,尿红细胞(IQ)/ul,白细胞(IQ)53/ul,肌酐83μmol/L,C-反应蛋白37.30mg/L,考虑“急性肾炎综合征、发热待查”收住入院。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软,睡眠欠安,胃纳差,体重增加如上述。
02
病例介绍:既往史、个人及婚育史
双眼视网膜色素变性10年余,仅有光感,10天前至当地诊所测血压高,约/90mmHg,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血压波动在/90mmHg左右。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重大外伤、手术和输血史,否认长期用药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烟酒不良嗜好,否认工业毒物、粉尘接触史,有冶游史。离婚,育有1子,配偶及子女体健。
03
入院查体
T37.8℃,P84次/分,BP/93mmHg,R18次/分。视力初测光感,颜面部浮肿,轻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咽无充血,两侧扁桃体无肿大,颈软,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心率84次/分,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未及肿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肾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双下肢中度浮肿。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可及皮疹,米粒至针尖样大小,鲜红色,压之不褪色,可见散在褐色色素沉着。
04
入院后检查
血常规:红细胞3.87×/L,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4.71×/L,中性粒百分数0.,血小板×/L,网织红百分比2.10%。
大便常规:镜下白细胞未检到,隐血试验阴性。
尿常规:尿比重1.,尿蛋白++,红细胞(IQ)/ul,白细胞(IQ)91/ul;尿红细胞形态非均一性血尿。
尿蛋白分析:尿白蛋白.27mg/L,尿NAG31.1U/L,尿α1-MG25.70mg/L,尿IgG.00mg/L,尿β2-MG1.μg/ml;尿蛋白电泳混合性蛋白尿;尿蛋白量3.21g/24h;
血生化:总胆红素15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88U/L,白蛋白20.4~23.7g/L,肌酐μmol/L,尿素氮7.6mmol/L,尿酸μmol/L,血清钾4.02mmol/L,血清钙1.78mmol/L,血清磷1.23mmol/L,葡萄糖3.9mmol/L,总胆固醇3.64mmol/L,甘油三酯0.69mmol/L,HDL-胆固醇0.77mmol/L,LDL-胆固醇2.29mmol/L,肌酸激酶U/L,肌酸激酶MB13U/L,乳酸脱氢酶U/L。
甲功:促甲状腺素2.mIU/L,游离T33.4pmol/L,游离T.90pmol/L。
血肿瘤系列甲胎蛋白12.04ng/ml,癌胚抗原(CEA)2.7ng/ml,CA.7ng/ml。
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6.1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39.3秒,纤维蛋白原3.29g/L,D二聚体2.16mg/L,狼疮抗凝物比值0.54。
血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G12.00g/L,免疫球蛋白M2.53g/L,免疫球蛋白A1.48g/L,补体C30.30g/L,补体C40.02g/L,C-反应蛋白26.20mg/L,类风湿因子11.50IU/mL,血轻链KAP2.35g/L,血轻链LAM1.86g/L;尿轻链KAP.00mg/L,尿轻链LAM93.20mg/L;血沉13mm/h,降钙素原定量0.ng/ml;
直接Coombs(抗人球蛋白试验)和间接Coombs试验阴性;
第一次血冷球蛋白阴性;
抗核抗体(ANA)+可提取核抗原(ENA)系列:抗核抗体1:,余阴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系列、抗GBM抗体、βGP1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和抗CCP抗体均阴性。
梅毒RPR试验:1:8阳性,梅毒特异性抗体(ELISA法)阳性,梅毒特异性抗体(TPHA)1:阳性,抗HCV抗体和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阴性。
二对半定量:HBsAg阳性,HBsAb阴性,HBeAg阳性,HBeAb阴性,HBcAb阳性。乙肝病毒DNA(FQPCR)1.0E+9IU/ml;G试验、GM试验、PPD试验、尿培养和血培养均阴性。
TORCH系列:弓形体IgM抗体0.18阴性,弓形虫IgG抗体0.IU/ml阴性,巨细胞病毒IgM抗体0.17阴性,巨细胞病毒IgG抗体.20AU/ml,风疹病毒IgG抗体66.49IU/ml;EB病毒IgM抗体阴性;疱疹病毒IgM抗体阴性。
心电图结果:窦性心律,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0.03mm.s。
心脏超声:左房轻度增大,轻微至轻度二尖瓣返流,左室舒张功能轻度减退。
胸腹部CT:两下肺少许炎性灶,少许胸水,右肺中叶少许纤维、钙化灶,两肺间隔旁气肿伴肺大疱形成,腹盆腔渗出、积液,胆囊窝积液,右侧上背部肌层内致密金属异物。
B超:两侧肾动脉无明显异常发现,右侧颈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增厚。
第一次分析讨论:
急性肾炎综合征合并多系统受累
患者中年男性,急性起病,表现为明显蛋白尿(3.21g/d),非均一性血尿,肾功能不全(血肌酐μmol/L),水肿、高血压,故急性肾炎综合征诊断明确。本病例另一突出特点是补体C3和C4的明显下降。此外,还存在肾外的其他表现:①发热:体温波动于37.8℃~39℃,无畏寒、寒战,无咳嗽咳痰等局部感染的表现,C反应蛋白升高,但血象、降钙素原不高,血培养、尿培养、真菌、病毒以及结核检查无提示点,影像学检查亦无提示点,入院后予抗感染治疗,体温无好转,感染性发热的可能性不大。②双下肢紫癜样皮疹:双下肢鲜红色,针尖至米粒大小,未凸出皮面,压之不褪色,提示存在血管炎的可能;③轻度贫血:血红蛋白90g/L,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升高,Coombs试验阴性;④雷诺现象:双手遇冷变白。⑤乙肝大三阳,乙肝病毒DNA高度复制;⑥梅毒RPR试验和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临床确定急性肾炎综合征后,其后诊断步骤包括:一、确定病因,排除继发性病因后才能诊断为原发性。二、推测可能的病理类型,并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有创性肾活检检查。结合急性肾炎综合征、补体C3、C4下降以及上述的肾外表现(发热、皮疹、贫血、雷诺现象),同时合并乙肝、梅毒,我们鉴别诊断的重点集中在以下的疾病:①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本例患者有急性肾炎综合征、发热、皮疹、贫血和雷诺现象,血补体C3、C4下降,抗核抗体1:阳性,用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解释上述表现,但遗憾的是诊断狼疮特异性高的抗体: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为阴性,不支持,有待肾活检病理以进一步排除。②冷球蛋白血症性肾炎,本例患者有急性肾炎综合征、发热、皮疹、贫血和雷诺现象,血补体C3、C4下降,需考虑,但第一次冷球蛋白阴性,不支持,必要时进一步严格条件下复查冷球蛋白和肾活检病理以明确。③血管炎:本例患者有急性肾炎综合征、发热、皮疹、贫血,需排除,但ANCA系列阴性,血管炎一般不出现补体C4的下降,不支持,但临床上可存在ANCA阴性的血管炎,故进一步查肾活检病理以排除。④乙肝相关性肾炎:患者有乙肝,需排除,但乙肝相关性肾炎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临床一般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病理表现以不典型膜性肾病居多,少数病人可出现补体下降,但一般不伴有多系统损害的表现。但有文献报道,乙肝可继发冷球蛋白,可解释上述表现,需进一步复查冷球蛋白和肾活检病理以明确排除。⑤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可出现急性肾炎综合征、发热、皮疹和贫血,以及血补体的下降,但患者否认心脏病,心脏听诊无杂音,感染指标不高,血培养阴性,心超未提示瓣膜赘生物,可基本排除。⑥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如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可解释急性肾炎综合征和补体C3的下降,但一般无皮疹、贫血、雷诺现象以及C4的下降,可能性不大。⑦梅毒相关性肾炎:目前国内外报道较少,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为主,不伴有发热和贫血表现,故可能性不大。⑧紫癜性肾炎:患者有典型紫癜样皮疹,急性肾炎综合征,需排除,但紫癜性肾炎患者一般无发热、雷诺现象以及补体的下降,可能性不大。⑨原发性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可出现肾炎综合征和补体C3下降,但一般无皮疹、贫血、雷诺现象以及C4的下降,可能性不大。为明确病理,于年5月26日超声定位下行经皮肾活检检查。
互动讨论
亲爱的读者们,进一步需要完善哪些检查?该患者的初步诊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