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排在第二位的常见病、多发病。小儿与成年人比较,其脾胃功能是比较弱的,所以小儿较易出现脾虚的情况。另外,每年6~8月份是自然界湿度较高的时候,外在湿气容易侵扰人体,影响脾胃消化系统功能,而小儿脾胃发育尚不成熟,其运化水湿能力也较弱,这时当然就非常容易出现脾虚湿盛,进而出现腹泻。这种脾虚湿盛泄泻在小儿泄泻中占有相当大比例,参苓白术散,是为治疗脾虚挟湿的泄泻而设的,它出自宋代官方颁布的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剂的组成及制法如下。:莲子肉(去皮)g,薏苡仁g,缩砂仁g,桔梗(炒令深黄色)g,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g,白茯苓g,人参(去芦)g,甘草(炒)g,白术g,山药g。上为细末。每服6克,枣汤调下。参苓白术散牢牢抓住了引起腹泻的两个关键因素——脾虚和湿盛。其中应用人参、白术、山药及莲子肉可健脾益气兼以化湿;薏苡仁、砂仁、白扁豆及茯苓等可化湿兼以健脾。针对儿童腹泻,无论是急性腹泻,还是慢性腹泻,只要患儿出现精神较差、疲倦,泄泻物中有未消化食物,均可选用参苓白术散。乳儿服用散剂时,可把它溶解在温水或乳汁当中进行喂食。给小孩服用一段时间参苓白术散则可明显改变这种状况,以半个月为1个疗程,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服用时间长一些,可服用1~3个月,对于改善小儿体质、促进儿童正常生长都很有好处。提示?:本文仅作学术交流,勿私下套方,治病须经当地医生辩证施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