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流感疫苗年度接种

皮肤白癜风 http://m.39.net/pf/a_7619815.html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该指南内容主要包括流感病原学、流行病学、季节性等特征,不同人群流感所致的健康和经济负担,流感疫苗种类及免疫原性、效力、效果、成本收益、安全性,及-年度接种建议。

图源:截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根据该《指南》小编整理出了关于流感症状、重点接种人群、接种剂次及时间等信息速来了解流感症状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流感的症状是临床常规诊断和治疗的主要依据。但由于流感的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易与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

摄图网__

优先接种人群

流感疫苗安全、有效。原则上,接种单位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疫苗且无禁忌证的人提供免疫接种服务。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还未结束,结合今年新冠疫情形势,为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和对新冠疫情防控的影响,推荐按照优先顺序对重点和高风险人群进行接种。具体建议如下:

1.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的流感疫苗使用,应优先考虑保护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既可预防个人因感染流感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或缺勤影响医疗机构运转,又可有效避免传染流感给同事或患者,保障和维持医40疗机构的正常接诊和救治能力。

2.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全国和地方两会等重大活动、冬奥会等体育赛事人员密度高,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建议要求所有的活动参加人员,包括代表、委员、参赛人员、列席人员、工作人员、服务人员、保障人员等至少提前两周接种流感疫苗。其中活动保障人员,无禁忌证者建议全员接种。

3.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对以上人员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此类集体场所聚集性疫情发生的风险,减少新冠疫情排查难度和工作量,同时降低老年人群罹患流感及感染后发生严重临床结局的风险。

4.重点场所人群。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是容易发生流感和新冠暴发疫情的重点场所,对此类场所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人群罹患流感风险和流感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减少新冠疫情排查难度和工作量。

5.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特定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降低此类高危人群罹患流感及感染后发生严重临床结局的风险。

图虫创意-

接种时机

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6-8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我国各地每年流感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为保证受种者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建议各地在疫苗可及后尽快安排接种工作,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对10月底前未接种的对象,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提供免疫服务。同一流感流行季节,已按照接种程序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无需重复接种。

接种剂次

1.6月龄-8岁儿童:首次接种或既往接种2剂次以下流感疫苗的6月龄-8岁儿童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年度或以前接种过2剂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则建议接种1剂。

2.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

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希望符合条件的朋友尽早安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yishang.net/fxzl/105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