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4轮消杀7天静置本报记者实地探访杭

盖脱林肤色遮盖液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240308/r9ncnpc.html

近期,多地新冠肺炎疫情确诊病例溯源不排除经境外物品感染病毒可能。不少“买买族”不禁担忧:我的国际邮件安全吗?进口邮件是怎么来到我的手中的?这些邮件经过了严格的消毒了吗?3月23日,记者前往杭州邮政国际邮件处理中心进行了探访。

国际邮件如何到您手中?

进入浙江之前已两轮消杀

早晨7:30,一辆标有“中国邮政”字样的绿色车辆缓缓驶入杭州邮政国际邮件处理中心。这辆车,载的正是国外进口的邮件。

穿戴好防护“五件套”(N95口罩、外科手套、护目镜、防护帽、隔离衣)的工作人员立即上前,对车轮、门把手、车厢外立面等进行细致的消毒。

邮车消杀

“这里是国际邮件进入国内的第一站吗?”

“不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所有国际邮件到达中国境内的第一站,是北京、上海、广州三座城市,这三座城市会在机场货运站对国际邮件进行第一次消杀,静置24小时后交到北京、上海、广州邮件处理中心进行第二次消杀,再按规定静置24小时,才能被运往全国各地。

也就是说,在此之前,这些进入我省的国际邮件已经经过了两轮消杀。

邮车消杀

“浙江的邮政国际邮件大多是先经从上海过来的。”据介绍,浙江在杭州、宁波、温州、义乌共设4家国际邮件处理中心,杭州邮政国际邮件处理中心是最大的一个,处理除宁波、温州、义乌外的所有省内国际邮件。

至少四轮消杀、7天静置

邮车在室外完成消毒后,防疫服装穿戴规范的工作人员开始将邮件卸车。

目前,杭州邮政国际邮件处理中心每天接收邮件量在件左右,相较疫情前日均~件已经减少了很多,运输时间也比疫情前更长一些。

“虽然国际邮件已通过两次消杀,但在我们处理中心还会再消杀两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国际邮件消杀静置场地

(由于防疫要求,只能在隔离网外拍摄)

从车上卸下来的邮件,则依次通过传送带进入室内的国际邮件处理作业区。传送带两侧,设置了两台相隔10米左右的消杀设备。

随着传送带的运行,第一台消杀设备先对包裹表面进行一次密闭消杀。两台消杀设备之间的工作人员逐一对包裹翻面后,包裹转入第二台消杀设备。随后,包裹再次进入密闭空间进行第二次消杀。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同样是需要穿戴好防护“五件套”。

消杀完毕后,所有邮件还需要累计静置满7天,再由海关查验。也就是说,从国际邮件进入国内到海关查验之前,至少需要四轮消杀及累计7天的静置。

等海关放行后,邮件将被发往省内各揽投站点,各站点会根据当地具体防疫情况再次进行消毒与静置,继而展开投递,最后被送到收件人手上。

国际邮件防疫规范还有哪些?

作为直接接触国际邮件的工作人员,怎么保证安全?

“我们的防疫措施都是严格按照规定实施的。”杭州邮政国际邮件处理中心现场值班长周超介绍,“所有作业人员实行备案登记管理,每天上下岗落实健康监测,直接暴露接触国际邮件快件的作业人员,工作期间实行集中居住、封闭管理。”

国际邮件处理作业区外观

记者了解到,杭州邮政国际邮件处理中心工作人员中,静置完成前接触邮件的是固定的11个人,均实行闭环管理,每两天做一次核酸。如果需要休假,要先经过14天的隔离,才能出门。接触邮件的工作人员工作时必须穿戴“五件套”,其他工作人员也是需穿戴“三件套”——N95口罩、医用外科手套、护目镜。作业场所也是严格进行分区,避免病毒污染和传播。

为严防境外疫情通过寄递渠道输入,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浙江省国际邮件快件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试行)》。《工作指引》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国际邮件快件管控、从业人员管控、环境管控等要求——做好交付寄递前的消毒和寄递过程中的管控,包括首站全面消毒、分类留足静置期、登记收件信息等;做好作业人员、相关人员管理,定期核酸检测、加强个人防护措施;以及运输设备管理和作业场所管理等。

国际邮件出口装货区

目前,对于我省涉及国际邮件快件分拣、中转等处理场所,邮政管理部门会定期对相关处理场所进行实地检查,属地疫情防控办则定期组织开展环境检测和国际邮件快件核酸抽检。国际邮件快件在进入省内寄递渠道流转时,涉及的分拨、中转场所则划分专门区域存放和处理,与国内邮件快件区域实行物理隔离。分拣处理实行内外区分,自动化无接触式运行也在加快推进。每日下班后,需要对分拨、中转场所及其作业设备进行全面消毒处理。对实行24小时作业的场所,每隔12小时进行全面消毒。营业网点也要求定期开展消毒。

在疫情防控大物防专班框架下,浙江正建立由交通运输、商务、卫生健康、疾病预防控制、海关、邮政管理等部门和单位参与的国际邮件快件防控联合监管工作组,贯彻落实“人、物、环境”同防的总体策略,按照科学合理、闭环管理、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的原则,明确分工、加强协作、强化监管、严格执法,严防境外疫情通过寄递渠道输入。

温馨提示

签收邮件时仍不能大意

经过了多轮消杀和静置,国际邮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但疫情当前,广大民众在签收进口邮件快件时依然不能大意,应做好以下措施,最大程度减少疫情传播风险、确保自身安全。

1.要做好个人防护

当面签收进口邮件快件或进口物品经国内邮件快件转投的,接收时应佩戴好口罩,戴上塑胶手套或是一次性手套接收。

2.要对邮件快件内外全面消毒

可用75%酒精或消毒湿巾对内外包装各个外表面进行全面喷洒或擦拭消毒,拆包一层消毒一层。打开外包装后,若内件物品含有包装盒,则继续重复上述步骤,避免未经消毒直接使用进口物品。

3.要规范开拆包装

拆包尽量选择户外通风良好的环境进行,建议使用裁纸刀、小刀等工具开拆,开拆时配戴口罩。

4.拆完邮件快件后

外包装建议不要拿回办公区域或家中,消毒后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处理完邮件快件后及时摘下手套,认真进行手和开拆工具消毒、清洗,更换口罩,避免用不清洁的手触碰口、眼、鼻。

同时建议您在疫情高发时期,尽量减少从境外疫情高风险国家(地区)网购、快递物品。经常有进口邮件快件收件的单位(企业)和个人,建议设立一个专门存放区,专人负责,对存放环境和有关人员进行定期核酸检测,也做好自身的健康观测。

科普:国际邮件小知识国际邮件的传递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邮政部门共同完成的。国际邮件包括国际函件和国际包裹。国际邮件必须经由国际邮件互换局封成邮件总包,交由国际邮件交换站与外国的交换站(或通过交通部门)进行交换。邮件发出后,可以在中国邮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yishang.net/fxzl/125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