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河动保网: 仔猪刚出生后,口服25%氯霉素0.2毫升或土霉素0.1克,每日2-3次,连用3天;发病后可注射25%氯霉素注射液0.2-0.4毫升,口服黄胺脒毫克,每日3次,连用3天。
2仔猪红痢病预防方法本病应以预防为主,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有一种仔猪红痢灭活菌苗,免疫程序是:
怀孕母猪产前1个月左右和产前半个月左右,各肌肉注射一次菌苗,每次5-10毫升,连续产仔的母猪,在分娩前半个月注射一次就可以了。
四、仔猪副伤寒
(又称沙门氏菌病)主要侵害2~4月龄仔猪。无明显季节性,呈地区流行性散发。体温略高,表现急性败血病和剧烈腹泻,慢性者反复下痢,皮肤可出现紫斑,剖检可发现盲结肠有凹陷不规则的溃疡和假膜。
1治疗抗生素疗法:常用抗生素药物有土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剂量为土霉素每日50-mg/kg体重,新霉素每日5-15mg/kg体重,分2-3次口服,连用3-5d后,剂量减半,继续用药4-7d。
磺胺类疗法:磺胺甲基异恶唑(SMZ)或磺胺嘧啶(SD)20-40mg/kg体重,加甲氧苄氨嘧啶(TMP)2-4mg/kg体重,混合后分2次口服,连用1周。
或用复方新诺明(SMZ-TMP)70mg/kg体重,首次加倍,连用3-7d。治疗应与改善饲养管理同时进行,用药时剂量要足,维持时间宜长。
五、猪痢疾
病原是猪痢疾密螺旋体。2~4日龄猪多发,季节性不明显。缓慢传播,流行期长,易复发,发病率高,病死率较低,体温正常,但病初略高,泻出的粪便混有多量粘液及血液,常呈胶冻状。剖检病变主要在大肠。
1治疗痢菌净、林可霉素,肌肉注射或内服,每天一次,连用3-5d为一疗程。药物应交替使用,以防抗药性的产生。
应用0.5%痢菌净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2-5mg。一般仔猪注射5mL,克郎猪注射10mL,育肥猪注射20mL,每天注2次,连注2-3d。治疗率接近%,为首选药物。
六、猪流行性腹泻
由冠状病毒科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猪都能感染发病,多发生于冬季,特别是12月和1月发生最多。
幼猪表现腹泻,成年猪仅发生呕吐和厌食。传播速度快,但病死率较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一般流行过程延续4~5周可自然平息。
1治疗本病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猪干扰素可以降低体重损失,与单克隆抗体配合使用可以保护仔猪。
对症治疗,可以减少仔猪死亡率,促进康复:
病猪群每日口服补液盐溶液(常用处方氯化钠3-5g,氯化钾1.55g,碳酸氢钠2.5g,葡萄糖20g,常水0mL)。猪舍应保持清洁、干燥。对2-5周龄病猪可用抗生素治疗,以防止继发感染。
5%糖盐水50-mL腹部皮下或腹腔内注射;必要时皮下注治疗小猪可利用葡萄糖和甘氨酸等电解质溶液;阿托品肌肉注射仔猪0.1-1mg/次,可缓解肠蠕动,改善微循环和中枢兴奋。
可试用康复母猪抗凝血或高免血清每日口服10mL,连用3d,对新生仔猪有一定治疗和预防作用。
七、猪传染性胃肠炎
由冠状病毒科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生。仔猪病死率高,大猪很少死亡。
常见于寒冷季节,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初呕吐,排灰色或黄色水样稀粪,病猪迅速消瘦、脱水,大猪多数可在短期内康复。
该病治疗效果不好,应着重预防,怀孕母猪在产前4~15天,肌肉和鼻内各接种1毫升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疫苗;或者在仔猪出生后,用无病原性的弱毒疫苗口服免疫,每头口服1毫升即可。
来源:康大夫好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