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流行性腹泻治疗方案

猪的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性疾病,主要由接触性传播。发病仔猪表现为“上吐下泻”,严重者脱水致死。该病于年首先在英国猪场发现。上世纪80年代陆续在我国猪场爆发该病。

1、病原: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

2、发病时间:

一般在冬春季节,气温变化频繁的季节发生。但是,也有在夏季发生的例证。因此该病的发病时间具有全年性和随时性。

3、发病对象:

该病在各个年龄断的猪上均可发生,但是日龄越小的猪感染率越高,同时死亡率也更高。

4、发病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5—8天,人工感染潜伏期为8—24小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水样腹泻,或者在腹泻之间有呕吐。呕吐多发生于吃食或吃奶后。症状的轻重随年龄的大小而有差异,年龄越小,症状越重。一周龄内新生仔猪发生腹泻后3—4天,呈现严重脱水而死亡,死亡率可达50%,最高的死亡率达%。病猪体温正常或稍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断奶猪、母猪常呈精神萎顿、厌食和持续性腹泻大约一周,并逐渐恢复正常。少数猪恢复后生长发育不良。肥育猪在同圈饲养感染后都发生腹泻,一周后康复,死亡率1%--3%。成年猪症状较轻,有的仅表现呕吐,重者水样腹泻3—4天可自愈。

返饲:

1、基本原理:该技术是基于原始的免疫方法,利用已发病的猪的肠道、粪便等感染其他母猪群,通过免疫反应,获得相应疾病的抗体。对于妊娠母猪,返饲后产生的抗体可以通过乳汁给小猪提供抗体,来抵抗相应的疾病。该技术特点是成本低,方法简单,特异性强,具有本场针对性。

2、制备返饲病料:

1)寻找发病仔猪(3-5日龄为宜),前腔放血,清理表面血渍和其他污物。

2)解剖剪小心剪开腹腔,找到十二指肠和空肠的交界处,用手术缝合线结扎。然后继续寻找回盲交界处结扎。用手术剪去下结扎的小肠。

3)将小肠及其内容物一并放置于匀浆机(可以用豆浆机代替),匀浆。

4)在匀浆中加入稀释剂牛奶(g组织加ml牛奶。)、抗生素(每g组织加入庆大霉素3ml,新霉素1g,硫酸粘杆菌素2g)。

5)继续匀浆5分钟。用准备好的纱布(双层)过滤。

3、返饲病料的饲喂:

将制备好的返饲病料加入母猪的饲料中,1头仔猪的病料可制作供20头母猪返饲的病料。

4、注意事项:

1)返饲后未出现腹泻的母猪重复返饲一次。

2)返饲后出现腹泻的母猪,不用采取任何处理措施,一般4-7天就可恢复。

3)返饲7天后对母猪进行一次防腹泻的保健,以防继发感染。

4)已哺乳的母猪不易进行返饲。

5)已表现出腹泻症状的猪只不进行返饲。

6)返饲用的病料来源不超过5日龄,避免其他病原的感染。

7)采集的病料要新鲜,保存时放置于4度冷藏,不易冷冻。

8)返饲后要随时观察腹泻情况,控制防止其扩散。使用的器具严格消毒存放。

9)记录返饲后的猪群的采食情况。

更多养猪技术欢迎







































中医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白癜风有妙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yishang.net/fxzl/54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