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注意预防猪流行性腹泻

什么是猪流行性腹泻?

本病又称流行性病毒腹泻,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呕吐、腹泻、脱水。临床变化和症状与猪传染性胃肠炎极为相似。本病只发生于猪,各种年龄的猪都能感染发病。哺乳猪、架子猪、肥育猪的发病率很高,以哺乳仔猪受害最为严重,母猪发病率变动很大。主要感染途径是消化道。在感染的繁殖场内,流行性腹泻可造成5~8周龄仔猪的顽固性腹泻。

流行病学

各种年龄的猪都能感染本病。哺乳仔猪、育肥猪的发病率很高,可达%,成年母猪10-90%。病毒是主要传染源,病毒随粪便排出后,污染环境、饲料、饮水及用具等而感染。多发生于寒冷季节(12月份到来年的2月份),夏季也有发病的报道。

临床症状

与典型的猪传染性胃肠炎十分相似。潜伏期一般为5~8天。主要为水样腹泻,或者腹泻时呕吐。呕吐多发生于吃食或吃奶后。症状的轻重随年龄的大小而有差异,年龄越小,症状越重。1周龄内新生仔猪发生腹泻后3~4天,呈现严重脱水而死亡,死亡率高。病猪体温正常或稍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断奶猪、母猪常精神萎顿、厌食和持续性腹泻大约1周,并逐渐恢复正常,少数猪恢复后生长发育不良。肥育猪在同圈饲养感染后都发生腹泻,1周后康复,死亡率1%~3%。成年猪症状较轻,有的仅表现呕吐,重者水样腹泻3~4d可自愈。

病理变化

整个小肠肠管扩张,内容物稀薄,呈黄色、泡沫状,肠壁弛缓,缺乏弹性,变薄有透明感,肠粘膜绒毛严重萎缩,上皮细胞内各种酶活性显著降低或缺乏。25%左右病例胃底黏膜潮红充血,并有黏液覆盖,50%左右病例有小点状或斑状出血,胃内容物呈鲜黄色并混有大量乳白色凝乳块或絮状小片。

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抵抗力。搞好猪舍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及时清除粪便,禁止从疫区引进仔猪。猪只可用流行性腹泻弱毒苗或灭活苗进行预防接种,并在母猪饲料中添加“黄连解毒散”1kg+“赛科益生”1kg/吨,产前产后分别连续使用15天,可控制或减少该病的发生。一旦发生本病,及时找出排毒的病猪,并隔离,一周内的仔猪,肌注巴希卡0.3ml,配合“鱼腥草或穿心莲注射液”0.5ml使用,效果更佳,连用2-3天。猪舍、用具场地用“科源正典”进行消毒,并做好保暖工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yishang.net/fxzz/102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