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日历三伏天注意饮食卫生,预防痢疾

  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为闷热、潮湿的日子。炎热的天气大家的身体会容易出现一些不适,在这个时候,人们要注意饮食健康,预防痢疾。

三伏天饮食要注意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

  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

  另外,三伏天还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

什么是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的主要特征是起病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并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腹泻日10余次或更多,但量不多,左下腹往往可有压痛。食欲减退,并有恶心、呕吐。重症患者伴有惊厥、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也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痢疾杆菌分四种类型,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同,有的加热至60℃分钟或℃1分钟死亡,对常用的消毒剂很敏感。但在阴暗、潮湿、冰冻条件下能生存数周,在蔬菜、瓜果及被污染的物品上可生存1-2周。

  急性菌痢是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手、生活接触、污染食物或水源、或借苍蝇传播等方式经口感染,这是传播的主要途径。另外,痢疾杆菌也可在动物性食品和一些熟蔬菜、凉粉等植物性食品上繁殖。所以,食用生冷食物和不洁瓜果可引起菌痢散发。由于水源保护不当,而导致经口传播。如不注意水源的选择和水的消毒时,更易发生水源传播,引起暴发流行。苍蝇生活于粪便与污染物,蝇体带菌率可达8%~30%。在卫生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可通过苍蝇污染饮食。

预防痢疾,应做到以下4点

  1、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厕所及粪便管理,消灭苍蝇滋生地,发动群众消灭苍蝇。

  2、加强饮食卫生及水源管理,尤其对个体及饮食摊贩做好卫生监督检查工作。

  3、加强卫生教育,人人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吃变质和腐烂食物,不吃被苍蝇沾过的食物。

  4、不要暴饮暴食,以免胃肠道抵抗力降低。

本文改编自39健康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yishang.net/fxzz/67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