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犊牛养殖过程中,其哺乳阶段的生长发育对于后期生产潜力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犊牛在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中自身的身体机能并不健全,免疫力低下,并且易受到多种的牛类传染病原和寄生虫的侵袭。
在养殖过程中处理不当就会对它们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犊牛一旦发病,就会降低生产性能,甚至死亡,同时导致饲养成本增加,降低经济效益。
美国滨州州立大学的相关数据表明,犊牛4月龄前每生病一天,第一泌乳周期产奶量将会降低kg(Heinrichs,)。也有研究表明犊牛56日龄前感染呼吸系统疾病一次,第一泌乳周期产奶量会减少kg(Dunn,)。
犊牛腹泻分为两种: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粪便数量增多,稀薄到水状、亮黄色或绿色、气味刺鼻,伴有粘液和血液)由细菌、病毒或原虫引起,通常在1月龄以内发生,发病日龄可以指示疾病来源,脱水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1.感染性腹泻的病因大肠杆菌:通常在3日龄以内发生,短时间内死亡(24小时以内),严重脱水,液体疗法最有效。
沙门氏菌:发病日龄通常为5-14日龄,粪便带血、肠粘膜脱落,治疗反应缓慢。
轮状病毒:常发生于3-7日龄,及时灌服优质初乳可提供保护。
冠状病毒:常发生于3-7日龄,破坏性远比轮状病毒严重,初乳可提供良好的保护。
隐孢子虫:感染发生在出生后5-7天,初乳灌服不合格、营养状态差、天气冷时,犊牛感染风险高。
艾美尔球虫:21日龄至4-6个月是最易感的时期,一旦感染很难治疗,带血腹泻、体重下降很快。
2.营养性腹泻营养性腹泻不是感染引起的,是由应激或饲喂程序的改变引起的。粪便一般呈糊状、柔软、烂泥巴状,黄色或白色。
表1犊牛腹泻及不同脱水程度的主要症状
3.腹泻的预防及治疗预防措施:
(1)保证产房的舒适与卫生:
确保新生犊牛出生口鼻不接触脏污,在第一时间用碘酊做好脐带消毒。理论上,出生5天内犊牛腹泻,主要是接产环节出现问题导致。
原因:致病微生物抢先初乳免疫球蛋白进入血液循环,即便及时灌服足量优质初乳也不能抵抗有害菌的侵蚀。
诊断:初乳灌服到位仍发生严重腹泻和重度脱水;
预防:铺垫干净足量垫料;使用洁净接产布;使用临时防护口套。
(2)标准化的初乳管理系统
初乳灌服不足、质量不够、或灌服时间过迟,都有可能导致新生犊牛被动免疫系统无法成功建立
主要造成的后果:腹泻;肺炎;脐带炎。
诊断:初乳灌服24-36小时内检测犊牛血清总蛋白含量,荷斯坦犊牛在5.5-7.0g/dl是理想值。
预防:制定初乳标准管理程序
(3)哺乳犊牛的饲养管理
逐渐缓慢提高喂奶量
保证牛奶的新鲜、洁净
奶温恒定,少量多次饲喂
奶嘴饲喂
缓慢断奶,降低应激
(4)清洁的垫料
及时清理腹泻牛的卧床
正常犊牛的卧床保证干净干燥
(5)牛舍消毒
犊牛断奶转出后,必须将犊牛舍或犊牛岛消毒,避免病菌的交叉感染。如果场地允许,最好是将断奶后犊牛岛或犊牛舍空置一段时间效果最佳。
用药情况:
如果腹泻牛只较多,或者提高犊牛消化能力,可以在饲喂奶中添加一些助消化药来达到预防或治疗的目的,药物有:干酵母、乳酶生、乳酸菌素、枯草芽孢杆菌、小苏打等。也可选择犊牛止痢散(乌梅散、白头翁散)等中药制剂。
肌肉注射药物,痢菌净、庆大霉素、磺胺类药、林可霉素、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大蒜苦参注射液等中药制剂都可以根据情况适当的加减使用。最好可以做药敏试验来选择用药。
检测体温,体温高者注射氟尼辛葡甲胺或者安乃近。
脱水严重者进行输液,抗菌消炎、涩肠止泻、强心补液、补充能量、纠正酸中毒。输液量最好是输到患犊自然排尿为止。这些都可以根据病情发展灵活运用。
往期回顾:
犊牛的断奶过渡期至关重要
是什么让初乳与众不同?
如何搞好规模化奶牛场哺乳犊牛工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