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的推拿治疗
中医学认为,本病常以外感六淫,内伤乳食,损伤脾胃、惊骇恐惧等原因为多见,治多以运脾止泻为主,针对不同病因,分别运用消食导滞,疏风散寒,健脾益气、温补脾肾、镇惊安神等方法。推拿对小儿腹泻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作为本病临床的首选
方法。
临床表现: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多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汤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粘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
病史: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的病史。
重症:重者腹泻及呕吐较严重者,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神萎、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珠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
实验室检查: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少量红白细胞。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生长,或分离轮状病毒等。重症腹泻有脱水、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治则治法:健脾助运,化湿止泻。
操作步骤:
1.补脾经:用拇指面在患儿拇指末节罗纹面作旋推法;或沿拇指挠侧缘做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的直推,~次。
2.补大肠:用拇指挠侧缘自患儿示指尖向虎口直推成一条直线,~次。
3.揉中脘:用指端或鱼际在患儿脐上4寸的中脘穴作按揉法,3~5分钟。
4.摩腹:用示、中、无名指三指指面或手掌掌面在患儿腹部作逆时针方向的摩法,5分钟。
5.推上七节骨:用拇指端挠侧缘或示、中二指面沿患儿尾椎骨端至第四腰椎棘突成一直线,自下而上直推,~次。
6.揉龟尾:拇指端或中指端在患儿尾椎骨端作揉法,~次。
7.捏脊:用拇指指端挠侧缘向头部方向顶住患儿脊柱或脊柱两侧皮肤,示、中指前按,三指相对轻捏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从龟尾处到大椎穴。或者示指屈曲,用示指中节挠侧缘紧贴患儿脊柱两侧皮肤,拇指前按,两指相对轻捏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从龟尾处到大椎穴,5~7次。
8.揉足三里:用拇指面在患儿犊鼻下三寸胫骨旁开一横指的足三里穴作揉法,60~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