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有料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

1、感染因素:

①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其中以轮状病毒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最常见;

②肠道外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肺炎、泌尿道感染等均可伴有腹泻,主要由于发热及病原体毒素作用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所致。

2、非感染性因素:①饮食因素;②气候因素。

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腹泻(病程<2周)、慢性腹泻(病程>2个月)、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2个月)。

1、轻型腹泻:多为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引起。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多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

2、重型腹泻: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

脱水程度: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不同将脱水分为轻、中、重三度,见表2-2-1。

脱水性质:根据水和电解质丢失比例不同,将脱水分为等渗性、低渗性和高渗性脱水,临床以等渗性脱水最常见。临床特点见表2-2-2。

表2-2-1脱水的分度

脱水程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体重减少

<5%

5%~10%

>10%

皮肤、黏膜

弹性可、稍干燥

弹性差、干燥

弹性极差、极干燥

眼窝、前囟

稍凹陷

明显凹陷

深度凹陷

尿量

略少

明显减少

少尿/无尿

血压

正常

正常/略低

下降

末梢循环

正常

四肢稍凉

四肢厥冷

精神状态

稍差

烦躁/萎靡

昏睡/昏迷

表2-2-2不同性质脱水的临床特点

脱水性质

低渗性

等渗性

高渗性

水、电丢失比例

电解质丢失>水

水、电解质成比例丢失

水丢失>电解质

血钠(mmol/L)

口渴感

不明显

明显

极明显

血压

明显下降

下降

正常/稍低

神志

嗜睡/昏迷

萎靡

烦躁/惊厥

1、血常规

2、粪便检查

3、血生化检查

1、调整饮食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3、药物治疗:

①控制感染;

②微生态疗法:目的在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

③保护肠粘膜;

④补锌治疗。

1、腹泻的护理:

①调整饮食:除呕吐严重者可暂禁食4~6h(不禁水)外,均应继续进食,但应暂停不易消化的食物。

②控制感染:按医嘱应用抗生素;做好消毒隔离。

2、体液不足的护理

3、发热护理

4、维持皮肤完整性的护理

5、密切观察病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yishang.net/fxsl/99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