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由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主办的猪腹泻二联活疫苗新品发布暨蓝耳病防控新进展报告大会在福建福州隆重举行。在大会现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王楚端秘书长、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叶恩发理事长等领导、行业专家、规模猪场老板及媒体等约人一起见证了福州大北农猪腹泻二联活疫苗的发布,并聆听了猪蓝耳病防控新进展报告。
会议以一场别开生面的舞蹈拉开帷幕
会议现场座无虚席
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张渊魁总经理致欢迎辞
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叶恩发理事长讲话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王楚端秘书长发表讲话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王楚端秘书长发表讲话。他提出,未来养猪企业一体化发展将是方向之一,10-20年后国内可能只有一两百家集团、企业,这是现代化养殖业的趋势,企业间将形成良性竞争,且各有特色。“生产的产品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大体重出栏将是趋势。”王楚端教授表示,“美国年平均屠宰体重已超过千克,相比之下,我国仅在千克的水平。”与此同时,猪肉产品安全、无公害及无抗养殖也将是趋势之一。王楚端教授坦言,目前的技术水平完全可以支持,但理念、管理水平等还需要提升。“总的来说,养猪要生得多、死得少、长得快、安全环保,目前死得少是主要矛盾。在疫病防治方面,免疫预防、保健预防将取代传统用药防治。”
他还提醒大家,未来养猪业的地位将从“猪粮安天下”转变为以市场调节为主。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医所副所长、研究员周伦江博士主持论坛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李晓成研究员进行猪群疫病流行动态分析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李晓成研究员进行了猪群疫病流行动态分析。据介绍,猪群主要疫病病原分子流行病学监测结果表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毒(HP-PRRSV)仍是我国猪群中PRRSV优势流行毒株;发现疫苗毒株、流行毒株的重组毒株。
对于猪流行性腹泻(PED),影响疫苗有效性的因素除了S基因的同源性外,可能还与疫苗免疫原含量密切相关。
根据年前三季度猪群疫病调查发现,东北、华北、华东地区疫情相对严重;影响猪群的主要疫病是PED和猪蓝耳病(PRRS)。
以下是李晓成研究员对猪群主要疫病流行动态的分析:猪群重大动物疫病总体平稳,出现大面积暴发流行的风险较低,疫情形势将会更加复杂。其中,PRRS暴发、流行风险较低,不排除个别猪群、部分猪场暴发疫情;冬春季节,PED仍将有一次疫情过程,但流行强度与历年相比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疫情形势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形成大面积暴发、流行的风险低,引起腹泻的病因更加复杂;猪伪狂犬病(PR)大面积暴发、流行的风险较低,但PRV感染强度将进一步加剧,部分猪群仍将呈现发病现象,要高度重视PRV引起的腹泻、流产问题;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强度将进一步降低,疫苗市场持续更加混乱;猪瘟(CSF)暴发、流行的风险低,临床仍将以零散病例的形式出现。
以上分别是:北京大北农动物医学研究中心总经理赵亚荣博士、福建省兽用生物制品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如梅总监、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腹泻二联活疫苗产品技术总监潘海城
随后,北京大北农动物医学研究中心赵亚荣总经理、福建省兽用生物制品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如梅总监、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潘海城分别介绍了猪腹泻二联活疫苗(HB08株+ZJ08株)的研发历程、生产工艺和临床应用调查报告。
福清屿兴农牧庄金木董事长
河北裕丰京安养殖有限公司闫恒普总监
福清屿兴农牧庄金木董事长和河北裕丰京安养殖有限公司闫恒普总监分享了该腹泻疫苗的使用效果。
下午论坛主持人:刘洪强
浙江大学施明华教授介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临床防控》
“PRRS是危害我国养猪生产的第一大病毒性疫病,高致病性毒株(HP-PRRSV)仍是优势流行毒株。”下午,浙江大学施明华教授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临床防控》的报告中如是开题。在报告中,施明华教授详细介绍了PRRS的流行现状,他指出,我国PRRSV毒株呈现多样化趋势,PRRSV感染猪群细菌性继发感染十分普遍且严重,PRRSV感染后会降低其他疫苗的免疫效果。
谈及防控策略,施明华教授提出,总原则是应实施个性化的控制方案,猪场应依据自身所处的环境、饲养管理水平、PRRSV感染状况、猪群发病情况等,制定出适合于猪场的控制技术与防控措施。
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谢海明总监介绍猪蓝耳病防控新进展
内蒙古朋诚农牧霍刚董事长分享蓝定抗使用效果
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谢海明总监介绍了猪蓝耳病防控新进展。随后,内蒙古朋诚农牧霍刚董事长分享了蓝定抗的使用效果。
论坛结束后,与会人员参观了福州大北农生产基地和猪瘟抗原(兔源)生产基地。
与会人员参观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鼓山脚下的福州大北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