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规模化猪场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治和防控措施

本文发表于《福建畜牧兽医》第40卷第2期

摘要: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epidemicdiarrheavirus,PE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肠道传染病。本文介绍了某规模化猪场确诊为猪流行性腹泻病,经α-单月桂酸甘油酯综合方案治疗,取得明显的防控作用。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α-单月桂酸甘油酯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属于尼多病毒目,冠状病毒科,α冠状病毒属成员,为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各阶段的猪群均易感染PEDV,以哺乳仔猪腹泻、呕吐、脱水性下痢和高致死率为主要特征[1]。在我国,各阶段的猪群都极易感染PEDV[2-3],感染仔猪出生1-2周龄时,死亡率高达90%[4]。年,我国首次报道了该病。在之后的40年间,该病已在我国的20多个省份暴发,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临床发病案例

1.1发病猪场背景

年末,福建省某规模化猪场的哺乳母猪、新生哺乳仔猪爆发急性腹泻,仅两个月造成约头仔猪死亡,病死率高达80%,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2临床症状

1.2.1哺乳仔猪表现为精神萎靡,不吃乳,消瘦,被毛杂乱,皮肤苍白,呕吐,水样腹泻,排出黄白色、乳白色水样的稀粪,有恶臭,后期体温下降,脱水严重(图1.1)。1-3日龄仔猪死亡率高达80%及以上,4-10日龄死亡率约为50-70%,少数猪恢复后生长受阻,有些猪康复后还出现二次感染。

1.2.2哺乳母猪表现厌食、精神沉郁,部分母猪排“冲水”样稀粪,哺乳仔猪发生腹泻后2-3天母猪采食量下降,乳房萎缩,无乳。哺乳母猪发病比例为5-10%,从发病到恢复需要一周以上时间,严重影响仔猪生长发育。

1.3剖检病变

发病哺乳仔猪剖检观察可见小肠肿胀扩张,肠壁薄呈透明样(图1.2-1.3),胃底粘膜潮红充血,并有粘液覆盖,部分病例见有小点状或斑状出血,胃内容物呈鲜黄色并混有大量乳白色凝乳块或絮状小片(图1.4)。肠道内充满黄色液体和气体,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出血(图1.5),肠粘膜不同程度脱落;14日龄以上的较大猪个别病例可见有溃疡灶,靠近幽门区可见有较大坏死区;肾乳头有黄白色结晶样物质沉积;全身淋巴结不同程度的水肿、出血。

图1.发病仔猪临床症状及剖检病理变化

1.4实验室诊断

采集4份病料用RT-PCR技术对病毒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凝胶电泳图出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特异性条带(图2),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和猪德尔塔冠状病毒均未检测到(表1),确诊该猪场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

图2.4种病毒性腹泻病原检测结果

M:MakerDL,1-4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5-8猪轮状病毒,9-12猪流行性腹泻病毒,13-16猪德尔塔冠状病毒

表1.4种病毒性腹泻病原检测结果记录表

样品病毒

TGEV

RoV

PDEV

PDCoV

病料1#

-

-

+

-

病料2#

-

-

+

-

病料3#

-

-

+

-

病料4#

-

-

+

-

力率有的注:“+”表示检测结果为阳性,“-”表示检测结果为阴性。

2措施

2.1猪流行性腹泻治疗方案

2.1.1怀孕95天(攻胎期)至断奶母猪:饲料中添加α-单月桂酸甘油酯,4kg/T,连续使用2-4周,其中发生无乳少乳的母猪利用催乳素和含有α-单月桂酸甘油酯豆油包单餐饲喂解决奶水问题;

2.1.25日龄以上腹泻仔猪按比例灌服α-单月桂酸甘油酯,氨基酸、维生素类营养剂等进行恢复和治疗;

2.1.3运用干燥粉及专用接生粉保持产房干燥、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2猪流行性腹泻预防方案

2.2.1母猪产前3周至断奶期间,饲料中添加α-单月桂酸甘油酯,4kg/T,同时添加适量氨基酸、维生素类营养剂以及肠道健康的微生态制剂;

2.2.2哺乳仔猪断奶前5天使用水料过渡,料中添加氨基酸、维生素类营养剂,降低断奶应激,降低换料应激;

2.2.3母猪饲养管理严格按照“高低高”的营养模式来进行饲养。

3结果分析

方案执行15天后,采集初生仔猪脐带血检测猪流行腹泻病原,采集哺乳母猪初乳检测母乳中IgA抗体水平。

3.1脐带血检测结果分析

送检脐带血样品,经RT-PCR检测结果显示:脐带血样品均未查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说明新生仔猪不存在猪流行性腹泻病原母源垂直感染情况(图3、表2)。

图3脐带血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检测结果

M:MakerDL,1-4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表2脐带血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检测结果记录表

样品病毒

PDEV

脐带血1#

-

脐带血2#

-

脐带血3#

-

脐带血4#

-

注:“+”表示检测结果为阳性,“-”表示检测结果为阴性。

3.2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送检的母乳,经ELISA(韩国Bionote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PEDV-IgA抗体为阳性,且母乳的抗体水平差异较小,变异系数为19.05%,说明送检的母乳猪流行性腹泻IgA抗体水平较为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可提供临床保护(表3)。

表3猪流行性腹泻IgA抗体检测结果记录表

编号

PEDV-IgA

S/P值

判定

母乳1

2.10

阳性

母乳2

2.64

阳性

母乳3

3.11

阳性

母乳4

3.67

阳性

母乳5

2.29

阳性

母乳6

2.62

阳性

母乳7

3.30

阳性

母乳8

2.99

阳性

母乳9

2.34

阳性

母乳10

2.23

阳性

4.分析与讨论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相继报道爆发猪流行性腹泻病,给生猪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冬春季节南方地区的猪场,初生哺乳仔猪流行性腹泻已成为猪场生产成绩下降的头号杀手。随着猪流行性腹泻病原学和临床综合防控措施的深入研究发现,猪舍温度、环境以及母源抗体水平情况等是影响初生哺乳仔猪流行性腹泻的爆发的关键因素,单一方面的防控措施很难根本性解决问题。要想更好地防控初生仔猪流行性腹泻,必须采取综合性全方位防控措施。

除了采取保温保暖,加强疫苗免疫,环境卫生等方法外,近年来研究发现[5],高滴度IgA抗体才能保证初乳对仔猪的保护力。实际生产中也发现通过检测筛选出PEDIgA滴度高的初乳对腹泻仔猪进行保健治疗时,腹泻治愈效果可达90%以上。有试验结果证实[6],母猪怀孕后期开始添加一定量α-单月桂酸甘油酯能大大提高母猪疫苗免疫后初乳中PEDlgA的滴度,有效控制产房初生仔猪流行性腹泻,提高产房仔猪各项生产成绩。

本研究发现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α-单月桂酸甘油酯的猪流行腹泻病综合防控方案,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综合防控方案实施前后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了α-单月桂酸甘油酯的使用对切断PEDV垂直传播,提高母猪疫苗免疫后初乳中PEDIgA的滴度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临床数据统计显示猪场通过治疗方案的实施,哺乳仔猪的发病率由80%逐步下降至2%。以上报道证实α-单月桂酸甘油酯在提高母源抗体滴度、提高仔猪粘膜免疫力水平,有效防控初生仔猪流行性腹泻,提高产房仔猪各项生产成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略]

林观谊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的好吗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yishang.net/fxzl/36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